文登:小静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使“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大班额教学情况下得到真正落实,培养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针对我校大班额教学质量的现状,特制定四级质量监控体系:
一级监控:学校监控(主要由校长室负责)。主要是把握好期中、期末测查关。
二级监控:教导处监控。主要是把握好月检关。每有分学科对不同年级进行质检,随后进行跟踪、补缺。
三级监控:教研组监控。主要是由教研组长把握好单元关。
四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主要是由教师自身把握好课时关。
教导处还将不定期的进行备课、作业的检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从体系上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文登:磊磊
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改变人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把人们的视线从分数上转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这个人应该是能适应社会、协调各种关系的人,能胜任某项工作,为社会作贡献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我们要尊重人的差异性,培养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应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应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考虑,将老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综合考虑,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平时的考核评价为主,不搞一考定终生。对老师的评价也应和学生一样,重平时表现而不光注重考试结果。虽然这样的评价体系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不能完全排除人的主观喜好等因素,但不管前面有怎样的困难,我们也要大步向前。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才不会急功近利,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分数质量上去挖空心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金门:007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生存线、声誉线。因此,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是学校办学的重中之重。
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贯穿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质量反馈和调控非常重要的中间部分。作为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其渠道越多元,对教学检查所呈现和反映出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就越全面、科学、有说服力,如果其中再注入一些人本化的因素,就更有利于反馈和调控,有利于快速提升教学质量。
青岛金门路小学在抓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质量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问题,用科学、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做指导,提出“提取信息多角度,分析数据人本化”的管理新举措。
文登:铃铛
测查之后思原由 力求提高谋策略
——文登路小学抓教学质量新动向
日前,文登路小学的质量分析周拉开帷幕,学校采取了,“点作剖面,以点连线,组线成面”的方法,对全校1----6年级的各科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旨在组织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做到“适时反馈、分解剖析、上挂下联、及时矫正”,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增强其教学责任感。
去年是我区“教育质量年”,文登路小学全体干部教师提出“质量立校”的口号,大家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在本次质量分析会上,首先由分管干部进行学科总体质量分析,然后教师们结合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等多方面查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多角度进行深刻剖析。每一位教师都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分析讨论,主动分享大家的观点,在交流中大家相互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张校长参加了各年级各学科的质量分析会。
会后,张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针对教学质量提出了“两个研究、四个结合”的要求,教师们在自我剖析的基础上,各自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学期便于落实的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具体实施措施。此次会议的开展,促使教师在反思中积累,在反思中探究,在反思中提高!
文登:江儿
教师是教研工作的主体,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教师,群策群力,教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教师的主体作用表现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感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制定计划;在工作中大胆实践,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力等等。教师的主体作用决定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决定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莘县:慕琳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大力推进其观念和机制的创新。以教学质量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多元的质量观,充分认识教学质量的新的意义;把握教学质量管理的新的内涵,明确其主要内容即教学工作的各要素管理、各环节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管理。同时通过评价、激励与监督的机制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教育家布鲁姆谈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注重感情因素,对小学生的学习能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条件。同一个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程度不同,其中师生关系是重要因素。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让每个学生都学好。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丁有宽、魏书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在教学中首先不要冷落后进生,不要把他们打入“冷宫”,对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是注重后进生的特长发展,注意引导他们发挥意志、性格等情感因素的作用,使其在学习上更主动、积极一些。对他们应进行高屋建瓴的指导,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优等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具有特点的学生。从而达到抓“两头”、促“中间”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莘县:张琰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