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城刘萍
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而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
文登瑜儿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班级中总是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转化后进生,必须从爱开始。我们只有去真诚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在“爱的教育”中健康成长,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充分信任,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中进步。
实践证明教师如果对学生积极期待,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二、抓其特长、促其转化。
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后进生的心理是复杂的,他们的心境比较多变,毅力也比较脆弱。在前进中遇到一点困难,积极性可能就会很快下降。因此,他们进步的过程也是比较缓慢的,不可就立竿见影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爱心还要有耐心和恒心,既要注意方式,还要长期实施计划,才能保证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文登孙华
上好每一堂课,我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学生们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根本就谈不上怎么样去上好这堂课。以前上课时,我发现每节课中总有那么几个调皮鬼,总爱上课打岔。有几次正好被我发现了,我就故意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一开始这招还很有效果的,渐渐的就他们也不足为奇了,而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后来在一次听一位低段老师课中发现,这位老师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控制的非常好,学生自然而然的围着老师转。当然,一方面这位老师的有很强的能力,一方面他的课上的生动,很好的掌握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比赛。听了这位老师的课,我很受启发,所以后来也尝试运用这种课堂艺术。每堂课前我都在黑板上给每个小组100分的积分,然后在课上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加分和减分,每次加分或者减分的分值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如果有学生有进步,可以进行单人奖励,如果小组内有调皮的或者注意力分散的,就进行减分(原则上是还是以加分为主)。当孩子看到那一分分的积累时,注意力更集中了,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开始踊跃发言,而且当那几个调皮鬼“老毛病”又犯时,同桌或组上的同学会主动制止他,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加上一分。另外,我还在课上,用这个进行小组的纪律评比。另外我还经常关注“哪组坐的整齐”,“哪组同学听的最认真”,“哪组的合作最默契”等等一些关于合作的小细节。经过了这几周的尝试,我有了一点小体会,其实每次加分不一定都很公平,但是一定要把为什么这么加分的原因说出来让学生服气。比如说,同样都是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我也许加10分,可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说了,我就加20分,其他同学都知道老师是在鼓励那些孩子,就不会在课堂上发生关于“老师偏向,分值不等”的争执了。
八大峡小学 王颖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朝城路王春霞
我们应该尽可能开展人人都能参与的课堂活动;通过压缩集体授课时间,增加个别辅导时间来加强课内个别辅导;以多样化的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等。通过研究,我们意识到,在当前的课堂实践中,面对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关怀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相应的教学策略也有很多.如:降低教学重心,营造支持性课堂气氛,直观展示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借助外部动作和有声言语掌握、运用抽象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把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学生可以胜任的更小的学习步骤,我们一旦掌握了如此众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才会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贵州王舸
在小学各年级,知识跟技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孩子们首先学习读、写、观察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里都包含着积极的活动:孩子们写字,阅读,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观察自然界的现象,编故事,等等。
在小学的课堂教学里,占有重要地位的作业形式,是那些体现出教师的言语、直观形象和实际活动相统一的作业形式。教师尽最大的努力把抽象概念的含义讲清楚。每一位小学教师都逐渐积累而编成一本“抽象概念词典”。对于这些抽象概念(如:自然界、有机体、物质、原因、结果等概念),教师不断地利用新的事实来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