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3046
在线人数: 18563

2005年“教学质量每期话题”网上论坛汇总分析

发表时间:2006-06-27阅读次数:1144

                

为切实提高我区教师“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的意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习凸现互动和个性化特点,本学期教育中心科研部利用“市南区教育中心信息网”在全区开展“每季话题”互动交流活动(版块名称为“教学质量每季话题交互平台”),我们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紧密围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组织我区教师积极开展基于个人反思的对话活动,促进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认真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逐步形成“立足课堂主渠道,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的工作共识。

 “教学质量每期话题”活动概要

本学年,我区教师围绕“教学质量与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二个主要话题进行交流探讨(每学期一个话题)。经过认真的组织安排,历时一学年的网上论坛已基本结束。我区教师围绕“教学质量与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两期话题,以发新贴或跟贴等形式积极探讨了“教学质量与教育管理、课堂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围绕论坛的中心问题在热烈、真诚的交流碰撞中达成了共识。

回顾本次网上论坛活动,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肯定:

一、领导重视,组织发动工作做的好。《“教学质量每季话题网上论坛”工作预案》下发以后,很多校领导非常重视,认真学习研究预案中的精神和具体要求,许多学校专门组织了全体教师会,传达学习文件,并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的学校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及奖励制度,促使教师逐步养成浏览网上信息、积极参与网上对话的专业生活方式;许多校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参与本项活动:定陶路小学的胥兵校长、南京路小学的邓晓红校长、新世纪学校的焉永红校长,文登路小学的李玲主任、海利丰学校的薛燕主任、朝城路小学的胡繁华主任、银海学校的刘艺清主任等多次参与论坛,就焦点问题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在这些领导的带领下,本校教师广泛参加,具有启发性、代表性、操作性的精华回帖层出不穷,占全区回帖总数的30%。

二、培训在前,有效保证本校教师的参与质量。不少学校为切实保证本校教师在参与网上论坛时能够言之有物、见解独到,他们将每季话题与校本研究等活动相结合,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范围的探讨,不断加深认识,真正达到在研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有的学校定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主题讨论,并及时汇总组内观点,上传到中心论坛中;还有的学校在校园网上先以周或月份为单位组织教师校内讨论,鼓励教师从个性的角度对所讨论的教育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将经过全员共同评选出的有价值的信息上传到中心论坛中。这些校本研究活动更加丰富了本项活动的形式、充实了本项活动的内容、保障了本项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三、教师充分阐述学术观点,网上学习气氛浓厚。教师们在教育中心所提供的互动平台上,谈感想、说体会、讲经验、议反思,他们用新课程的理念展现自己的新观点、新视角、新做法,不少教师的发言异常精彩,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在论坛里,老师们纷纷就提高教学质量发表看法,介绍自己的教育质量观。一位教师说:高质量,这是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追求与愿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质量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一位青年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学生并举。她说:“作为老师,要想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喜好,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教学中多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游戏,让他们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一条条建议、一个个办法……老师们的思想穿越时空的隧道,在网络里交织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

有的教师在发言中还提出了自己在教学研究实际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思路。“带着思考上路”,这说明我们的老师们已经不满足于现状,能够看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思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了,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一个季度的主题探讨,我区教师主要达成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教师们普遍认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上级主管部门的问题、有学校管理层的问题,有担任课堂教学的教师问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我们教育对象家长甚至于社会环境等诸多问题。

二、影响课堂教学的直接因素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构成,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一方。没有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就没有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教学的成败系于教师的素质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博识、才气、幽默、机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专业因素。

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讲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把学生变成自己的一种真正的需要。从客观上包括教师和环境的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的话,那要提高教学质量,只能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从环境上讲他包括家庭氛围和班级氛围两个方面。一种和谐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和任务,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它的主要任务是要调动每个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五、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体现在:要改造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考试(从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为主向着重学生的能力为主转化)和评价,实施以促进能力培养的和素质整体提高为目的的多样化评价策略等。

六、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不是知识越多越好,考试分数越高越好。要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组织的能力等等。

七、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还应体现在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态度,既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又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看他有没有特长和爱好,个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组织全区的网上论坛,和老师们通过网络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未围绕本期论坛的两个焦点问题参与讨论。预案中强调要紧密围绕每季话题所预设的焦点问题发表观点、交换意见,以期凸显学术探讨的针对性、集中性,提高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但部分教师的发言缺乏对焦点问题的了解和较为成熟的思考,内容与主题的联系不够明晰,有的甚至偏离了本季论坛的方向。

二、教师中还未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网上对话的习惯。我区组织本次活动的主旨之一在于发挥组织发动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上论坛,自觉养成浏览网页和在线讨论的专业生活方式,不断扩大参与面,为培训形式的多样化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但是从实际参与中了解到部分学校教师只是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被动地参与,出现了个体参与数量多但质量偏低的现象,可见在部分教师思想中还未主动接受这种专业学习的便捷方式,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有的老师只注重以发新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论述关注和回复不够积极主动,互动对话的意识也有待加强。

三、学校参与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对本季度各校参与网上论坛的数量和质量的统计中发现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校的教师参与面达到90%以上,有的学校教师个体参与数高达16次,且观点鲜明,而个别学校是经过了教育中心的提示后方才组织本校教师参与,还有个别学校一次也没有参与本项活动。这个差异不仅仅反映了对这项活动个别学校不够重视,准备不足,而且如何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网上全区交流的方式,借助主题研究快速高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网上论坛活动是促进教师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给教师们提供学术交流、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我们坚信,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习的风气将越来越浓,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学习型教师。希望各校能够认真细致地分析此次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深入的思考和精辟的分析融入到今后的网上交流中,增强教师质量立校的观念,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撰稿:赵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