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评 价 激 活 课 堂
——市南区专题竞标式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青岛南京路小学数学教研组
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新世纪的学习观做了富有前瞻性的阐述。报告中指出:“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而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这种新的学习观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评价。
一、 指导思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二、理论依据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人身上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这七种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给教学以及评价带来了一场革命,他认为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体现多元智力理论价值的重要途径,他将评价看作是个体获得关于自身技能和潜能等信息的过程,并认为评价应该针对被评对象在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做出判断。
坎贝尔在多元智力实验学校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套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的基本观点:1、评价应该多维度的,坎贝尔认为要想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必须从多种维度对学生实施评价,体现学生的多种能力,以全面的评价学生;2、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他认为评价不应该知识结果的呈现,而应该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描述,记录学生的成长阶段与成长状况;3、评价应该反映教学信息,在坎贝尔看来,评价应该有重点,因为教学应该有重点,而教学中的重点也应该成为评价中的重点,因为评价是为教学服务的;4、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同样重要,他认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都有价值,而且非正式评价更容易实施,它往往比正式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5、学生应该成为自觉的评价者,他认为终身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由一种自我评价的意识与能力。
在上述理论的支撑下,我们认为申报竞标主题“让评价激活课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意义之一,我校数学教研组参加了“青岛市十·五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情景串教学法的研究’之子课题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真正做到科研课题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优势互补。意义之二,是确立我校教学研究新的着眼点——一切为了学生,因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围绕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什么样的潜质和学习品质来研究教师的引导与评价。其意义之三,是课堂不再是“冰冷的”知识的输送过程,而是人与人情感共生的“磁场”。其意义之四,这是我校数学教研组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和新的挑战。我们坚信这个主题的研究会像“催化剂”一样激活我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让课堂学习成为我校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二、 具体做法
评价体系应多维度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价方法是多样的,评价实施也是多时空的。本学期我们将主要针对课堂学习中的语言评价和以单元为单位的表现评价进行研究,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1、子题环环扣
我校根据教材版本的特点将六个年级组分为三个教研组,方便使用统一种教材德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本专题细分成三个子专题:低年级进行“评价,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研究;中年及进行“评价与参与学习”的研究;高年级进行“评价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研究。这三个专题之间紧密联系,承上启下,循序渐进,逐步通过数学课的学习,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自我认识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
2、评价定教学
通过评价完成两个目标:一是能向学生及家长提供有益的反馈,有关它们强项和弱项的信息,提出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其评价目的观是发展的和以学生中心的;二是给教师调整教学提供资料。
3、实施前中后
单周周四为我校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利用这一时间进行教材备课交流;双周周四是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专题研究座谈交流。为确保此专题研究的实效性,预做以下工作:
(1)根据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案制定各学段组字课题实施方案,交流修改。
(2)学习有关评价理论的相关材料,每次由一个教研组主持。
(3)认真研究教材、学生,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流程。
(4)确定每节课的学习重点以及评价重点。
(5)实验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及评价。
(6)精心积累评价激活课堂的案例,进行反思。
(7)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教师交流案例及反思,讨论今后的做法。
(8)定期进行课堂观摩展示,给教师提供真实的鲜活的案例。
(9)总结提升教师的经验,加以推广。
4、单元评价表
这份评价表包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问题的解释,对课本问题的解释,对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作业的表现,测验的表现等。用这张评价表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学生的各种能力表现。
三、预想效果
低年级:(1)学生课前准备做得好,能安静的等待老师,能听老师讲课、听同学的表达。(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或者能完整、流利的叙述。(3)能和同位说一说,能互相查一查作业,能与老师积极配合学习,能在小组中共同学习讨论。
中年级:(1)能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学习成绩,也能自我激励。(2)对学习有兴趣,并促使自己对学习进行思考。(3)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把知识活学活用来解决问题。
高年级:(1)敢于尝试解决具有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2)敢于进行批判性思考。(3)在小组学习中养成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的意识,学习与人交流的技巧。
四、成果呈现
一节观摩课展示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的教学活动以及评价。
教研组活动记录记录教师理论学习、备课、研讨等内容。
教师的案例与反思录。
整理出的评价语言精品版。
学生单元评价表及个别学生跟踪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