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395830
在线人数: 3192

市南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要点)

发表时间:2009-02-24阅读次数:4920

市南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市南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将按照市教研室和我区教研工作的总要求,结合学科的特点,以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学科教师梯队为根本,安安静静教学,扎扎实实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教研工作。

一、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次市级教研活动,并力争承办一次市级活动。

市课推荐条件:热爱并长期从事学科的教学工作;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在各类区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奖;出过区级公开课或研究课等。中心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评选和推荐。

二、组织好每次常规区级研讨活动。选拔教师举行区级公开课(研究课),作经验介绍,为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1.进行鲁美版品生、品社教材的分析与解读。(品生、品社学段)。

2.初小一体化教学衔接的教学实践。初小一体化教学衔接的教学实践,与其他学科合作进行一次初小共同研讨活动,尝试“同文异教”,初中小学共上一个主题,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情不同,但寻找结合点,寻找共同的规律,在借鉴中共同提高。

3.专题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

区级公开课或研究课的申报办法:本学期将根据需要,举行3节左右区级公开课和适量的研究课。申请执教的教师须认真撰写一份规范教案。需经学校推荐,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不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不能出课。

区级公开课或研究课选课要求是:所选内容能帮助教师们获得明确的教学思路,有一定的引领价值;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三、组织评选区级优秀教研组,参加明年的市优秀教研组的评选。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推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和新型教研文化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拟决定学期初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开学初下发评选方案,依据方案组织教研组实施评选。4-5月份完成评选工作。评选出的优秀教研组,拟定于下半年实施教研活动开放展示。

四、组织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树立学科典型,培养学科骨干,期初将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开学初,下发评选通知。4-5月份完成学科教学能手评选工作。

五、加强薄弱学校及联系学校指导帮扶的指导,落实教研员“包校制”。

学期初,根据上学期期末成绩及日常调研观察,确定本学科薄弱学校。制定薄弱学校及联系学校帮扶规划及实施策略。学期过程中争取每周至少深入两所薄弱或联系学校,进行过程跟踪与指导,并对对口学科与教师做详细过程记录。学期末,帮扶要有明显效果。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际间的教育均衡,对于教学相对薄弱的学校、学科,将采取包校措施。对于所承包的1-2所薄弱学校的学科,每周深入学校各半天,通过听课、评课、上课、讲座、参与教研组活动等形式,与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实施专业引领与指导,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包校目标。

六、加强中心组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关注名师型队伍的成长。

全面贯彻落实《市南区学科中心组管理的暂行规定》。期初对学科中心组建设做出明确规划,同时通过培训、指导中心组成员承担任务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提高其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推动区域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对于“名师型”队伍,将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名师课堂开放、名师送教下乡,剖析获奖课例等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七、配合教体局进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活动

依据活动计划,将做好本体性知识的命题工作,同时在每周调研日里,深入各校,通过听常态课和查看教学设计全覆盖的形式,为每位教师的业务提升提供指导。

 

附:市南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2009年月份工作安排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

时间

内容与形式

2月份

1.传达《市南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指标》、《市南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方案》,解读相关方案。

2.对全区学科的专职及兼职教师任课学科进行统计汇总。

3月份

1.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科教师专业基本能力和培训需求。

2.成立由教研员、区名师、区中心组成员、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工作小组。

4月份

1.动员以学校为单位确立本体性知识学习计划,展开系列学习活动(课程标准的研读)。

2.区域结合研讨活动进行本体性知识的学习交流(课程标准的研读)。

5月份

1.动员以学校为单位确立本体性知识学习计划,展开系列学习活动(教材研读)。

2.区域结合研讨活动进行本体性知识的学习交流(教材研读)。

6月份

1.组织学科本体性知识学习、研讨活动,主要围绕新课改理念、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进行学习。

2.进行学科本体性知识考查活动,了解学科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及课改理念等的掌握情况。

7月—

8月份

1.进行学科本体性知识考查活动的总结梳理,找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2.结合研讨活动及假期培训进行下一阶段专业技能的学习交流。

9月份

进行专业技能考查(教学片断设计),诊断教师的教学基本专业素养发展状况。

10月份

进行专业技能考查(教学资源的搜集处理),诊断教师的教学基本专业素养发展状况。

11月份

进行专业技能考查(模拟教学情境),诊断教师的教学基本专业素养发展状况。

12月份

制定2010年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计划。

全年

进行常态课听课与研讨活动,观察教师本体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促进教师本体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不断推动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