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即合作学习实施策略之一)培训实施方案
青岛北京路小学课题组
一、 培训目的:帮助全体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的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题理论水平,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
二、 培训内容: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即合作学习实施策略之一)
三、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四、 培训时间及地点:2月27日下午3:30 多媒体教室
五、 具体安排:
内 容 培训人 培训方式
1、第一项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简介 郑丽 讲授
2、第二项 具体操作及实践演示 王君 全员参与
3、第三项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教学流程 王娇 讲授
4、第四项 活动小结 姜剑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之一
主讲人:郑丽
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仅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并证明切实有效的就有几十种之多。这些方法我们在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概要地提到过一些,如果运用得当,这些方法都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章拟就几种主要的合作学习方法的要义及其具体实施策略作一较为详细的讨论。
从现有的合作学习方法策略的适用范围来看,我们可以把现有的合作学习方法分为一般与具体两个类别。大多数广泛运用的合作学习方法,如STAD、TGT、Jigsaw以及约翰逊的方法等都可视之为一般方法策略。
这是因为它们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不同的年级水平,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不同特点的学校。还有一些方法策略,其适用范围比较狭窄,限定于特定的学科、年级等,如小组辅助个人法(TAI)、合作性读写一体化(CIRC)等。我们认为,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一般方法策略与具体方法策略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们都有着彼此不可替代的优点和作用。本书考虑到大多数的具体方法都有某些难以满足的实施条件(如对于教材的特殊要求)等因素,我们在本章中,只对合作学习的一般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在所有的合作学习法中,虽然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是较为简单的一种,但是对于初次接触和尝试合作学习的教师来说,它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这一方法是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创设的。
一、 STAD概述
一般来讲,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五个要素:课堂授课、小组组建、测验、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到认可。
(一)课堂授课
合作学习课上所学习的材料通常先由教师向学生呈现。最常见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师的课堂讲授或直接教学,有时也采用讲授——讨论的形式,当然也包括以音像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STAD课上的讲授与一般教学的不同之处只在于STAD课的讲授必须明确得集中在所学的单元上。这样会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必须认真听讲,因为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好的成绩,而他们个人的得分将直接影响他们所在小组的得分。
(二)小组组建
按照美国和其它一些西方国家实施合作学习的做法,合作学习小组通常要由4~5名学生组成。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即力求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种族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小组的主要功能就是使小组成员为取得好的测验成绩做好准备。在教师讲授完毕以后,学生通常就接着进行小组活动,有时是在一起讨论问题,有时是比较问题的答案,当同伴出现错误时还要帮助他们纠正等等。
可以说,小组是STAD最主要的特征。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强调,小组成员必须为小组活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要强调小组要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它的成员。小组的成员在学业上的相互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它使学生们彼此关心和尊重,这一点对于改善组内关系、提高学生的自尊和对混编学生的接受性都是和重要的。
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大小与构成可以随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当然最常用的就是四人小组。这种小组的构成是这样的:通常包括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和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要求小组在构建的过程中考虑在性别、种族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平衡。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学生开始时对小组活动感到陌生,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活动方式,那么可先采用两人小组进行活动,随着活动性质及其复杂程度的逐步提高,再采用3人或4人小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小组的规模可以依据完成任务的条件而异(组越大,所需条件越高);可以依据组员合作技能状况而异(技能越差,组员应越少);可以依据所能占有的时间量而有所不同(时间越短,组员应越少);当然还可以依据任务的性质有所不同。
(三)测验
在教师授课和小组练习之后(通常两者各占一半的时间),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个人测验。此时与小组活动时的要求有所不同,即不允许学生在测验的过程中再互相帮助了。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独立作业。
(四)计算个人提高分
运用含有提高分的评分制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每个学生必须更加努力学习,当成绩好于以往时,才能得到提高分。在这种评分制度下,只要测验成绩高于过去,那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为其所在的小组分数做出贡献。教师要为每个学生设立一个“基础分“。这个“基础分”是根据这个学生在类似测验中得分的平均分而定。随后,学生们依据其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来为小组增加积分。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分”也是随平均得分的情况而有所变化。这样做,就不会把学生固定在“基础分”上了。
(五)小组得到认可
当小组的平均分超过一定标准,小组就应得到认可或其它形式的奖励。
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实践活动
活动组织: 王 君
一、 分组:填写小组概况表
二、 确定基础分:
三、 教学
陌生的旧朋友(生活容易写错的字)
1、活动目的:
请两名同学上来写两个词语: “部署、 赝品” 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我们容易混淆的字。今天,我们做一个小练习,让大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一些特别容易写错的字,我们回用小组成绩分工的方法来检验学习的效果。
2、出示学习材料:
驰骋 皴裂 觊觎 奇葩 冗长 歃血 自诩 玄奘 赝品 部署 功亏一篑 不胫而走 直截了当 草菅人命 破釜沉舟
惨绝人寰 一筹莫展 为虎作伥 唉声叹气 张皇失措
小组内合作学习:
1、 )每个成员都有责任保证本小组的所有成员学会每一个词语。
2、 )在所有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之后才能酸完成学习任务。
3、 )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
4、 )小组成员可以小声的讲话。
3、测验:我将抽取学习材料中的10个词语听写,请小组内每个成员独立完成。
写完后小组交换批改 每个词语10分,写错不得分。一共100分。
5、 计算提高分:
低于基础分10分以上 0分
低于基础分1~10分 10分
高于基础分10分以内 20分
高于基础分10分以上 30分
完全正确 30分
1) 将成绩填写在测验的分数单内
2) 计算小组分数 小组每一个成员提高分总和/小组成员的人数
6、 小组认可
统计每个小组的小组分数
15分 良好
20分 优胜
30 分 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