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2191
在线人数: 18160

南京路第三幼儿园开题报告

发表时间:2007-09-17阅读次数:1508

早期阅读与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青岛南京路第三幼儿园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研究的背景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信息量迅猛增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通过语言、文字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已成为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自觉需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上说,阅读是人生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孩子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人们通过阅读活动,接触语言材料,积累知识经验,以此为载体,开阔生活视野,陶冶精神情操,内化积淀为文化素养,并将阅读的感悟扩展迁移,提高综合能力。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发展语言首先指口头语言,因为口语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口语表达是人类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因此早期阅读对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会影响孩子在未来的终身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正规的阅读(包括成人和中小学生的阅读)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因此,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把早期阅读当做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学前阶段不必操之过急;还有人认为,阅读要以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语词为前提。因此,提起婴幼儿阅读,人们常会产生疑问:孩子不识字,能阅读吗?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早期阅读有无继续实施的必要?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问题是如何摆正早期阅读教学的位置,使其更有效地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能够始终沿着幼儿素质教育的轨道健康发展。其实,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已经决定了早期阅读的材料、早期阅读的方式等呈现出阅读目标启蒙性、阅读内容直观性、阅读方式综合性的主要特点。对促进幼儿的思维、想象、语言、个性、习惯等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园开始尝试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从天津教科院为全园幼儿配备了阅读书籍、磁带,每日开展听读活动,每周组织一次专门的早期阅读活动,并将阅读向家庭延伸,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等,通过一些粗浅的研究,孩子们对早期阅读活动渐渐产生了兴趣,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能不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早期阅读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另外,我们还通过派教师外出学习、请专家入园讲座等形式,使教师们逐步积累了一些早期阅读教育的经验,因此,做好课题研究我们有着有利的条件和基础。可以通过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逐步探索早期阅读的目标、组织策略等问题,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语言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幼教界开始关注早期阅读问题,一些托儿所、幼儿园纷纷搞早期阅读,然而,由于在早期阅读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在幼教界形成趋向一致的认识,人们对早期阅读方面的种种不同认识,导致了早期阅读问题上的种种误区。部分教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内涵认识片面,对早期阅读教育目标理解模糊;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数量、效率,忽视对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与此同时,一些幼儿家长对早期阅读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也颇为严重。他们关心的不是孩子是否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是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是关心孩子会背多少首诗歌,能识多少字,甚至能写多少字。上述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在于,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均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国际上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期阅读是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的焦点!一些发达国家就已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了,而且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前期经验的提供。

(三)概念界定

1.阅读:就其狭义的概念来说,是从书面语言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形式,是信息交流的桥梁和手段。

2.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3.口语表达: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它的基本要求是: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语句连贯、语法正确、中心突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口头表达的过程是人们将无声的思维、借助词语句式快速转换成有声的语言过程,口头语言比书面文字在培养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上,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应变性和条理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科学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发展的精神食粮,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以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早期阅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师优化阅读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法研究能力。

3.早期阅读活动融入园本课程,以课题研究凸现课程特色,以课程实施推动课题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能力发展过程中,不同能力的获得存在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再想获得这一能力就非常困难,甚至不可弥补。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了阅读的可能。研究者们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口头语言发展速度惊人,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已能够自己与书对话,并逐渐做到能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阅读。唯有成为自主阅读者,才算真正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才不会只是一时的兴趣和热情,才会在阅读中跨越时空,纵横古今。

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将早期阅读研究的重点放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上,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主动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在阅读中逐渐丰富幼儿的词汇量,逐渐尝试用单、复句连贯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思想。从而促进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迅速发展。

2.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

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看早期阅读的策略,有助于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自我学习,积极加工和处理信息,促进幼儿整体性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优化阅读教学,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动脑筋,善于想象与创造,有效地选择和利用早期阅读的策略。

3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是《纲要》首次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这不仅仅表明了我国教育部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与重视,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从概念的界定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等,都绝不是识字和写字教学可以替代的。幼儿前阅读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教师理念的转变,对前阅读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对幼儿培养的开端是否正确,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等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纲要》要求,结合有关理念的学习,将正确、科学的前阅读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行为,并在实践中去认识与探索其发展规律,寻求使幼儿成为成功自主阅读者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其前阅读能力。

依据以上理论,我园研究突破点将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逐渐使幼儿达到自主阅读,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并最终通过阅读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关注早期阅读的教育实践、关注幼儿的发展,能对教育观念、教育途径与方法、家长工作进行有效的反思,提高教师优化阅读的教学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2.探索幼儿园36岁早期阅读目标、途径与方法,初步形成我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教育特色,逐步凸现课程特色。

3.在各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活动中,以早期阅读为切入点,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幼儿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知识和陶冶性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终形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良好表达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创设的研究。

2.幼儿园各年龄班早期阅读内容、目标、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3.在早期阅读中家长工作的渗透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阶段研究时间、内容、方法

第一阶段:20069月—20079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开题会。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4.开展早期阅读现状调研、口语表达现状调研活动。

第二阶段:20079月—20089  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1.按课题方案进行实验。

2.以自培、园培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题的理论学习,建立网上课题资料库。

3.定期召开课题实施情况交流活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观摩活动,加强早期阅读目标、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

4.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购买与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阅读能力相吻合的阅读书籍,购买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书籍,丰富幼儿园的藏书量、师幼的阅读量。

5.在教师中开展“书女”评选活动,在幼儿中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园教师、幼儿、家长中掀起轰轰烈烈的读书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打造幼儿园的书香文化。

6.通过阅读后续活动研究,如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百灵鸟广播站、表演游戏、图书交流分享日等展示阅读的成果。

第三阶段:20089月—20097  主要运用调查法

1.深化课题研究,将早期阅读活动向一日活动各环节延伸。

2.撰写研究报告。

3.汇编整理课题档案及各类成果集,如早期阅读案例集、课件库、论文集、早期阅读环境创设照片资料集等。

4.聘请专家论证,召开结题会。

(二)研究对象: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

、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组长:侯 

课题组副组长:纪 

课题组成员:张少梅、粘  红、王  梅、王  宏、刘  杰、刘绍芳、刘旭宁、辛淑杰

(二)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制度,成果交流制度等,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专业引领。

    (三)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幼儿园将设立课题研究专项基金。

 

附: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赵寄石、楼必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 朱慕菊主编,《入学前读写准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

[4] 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