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与期望也相应提高。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教育质量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现代教育的开放特点,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项教师必备的技能。纲要中也提到“幼儿园应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在近几年的科研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家长不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合作伙伴,在很多方面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老师。搞好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同时家长们也随时需要我们的教育指导。结合我园的“十一五”课题“家庭教育环境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研究”,我们将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作为切入点,通过研讨式科研活动、多元化家园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将科研工作精细化、实践化,
全面实行家园教育一体化,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为家长、为幼儿服务,用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信赖,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系列化家教指导活动研究
如何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园利用科研活动、家园联系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引导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学习设计家教指导方案,逐步掌握主持家教指导活动的技巧,并与家长共同进行互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教指导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
(一)开展示范模拟式研讨,初步了解家教指导活动模式
在课题开展初期,老师们对家教指导活动只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对指导活动的目的、组织形式、活动过程等还不甚了解。我们就由园长助理现场模拟教师主持了一次形式新颖的“家教品评会”,请老师们进行角色转换,扮演小品中的“家长”、“小朋友”进行小品表演、担任“家长”参与评论、交流。通过活动,教师们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了“品评会”的氛围,并对家教指导活动的全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研、训结合,学习家教指导活动计划和实录的撰写
组织家教指导活动前期的准备,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大量知识的储备,还要针对本班幼儿、家长的实际情况,撰写过程详细的家教指导活动的计划。我们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专题培训,从现状分析、活动的目标、指导对象、指导内容和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利用现场提问、答疑等形式,使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培训中来。如在活动过程的撰写方面,教师们针对结束部分主持人的小结应如何撰写提出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可将家长们的意见综合到一起,进行现场梳理、总结;另外一种认为:教师要大量搜集资料,针对议题对家长提出建议。通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主持人的小结在整个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既要考虑家长们的实际情况,又要有条理的将教育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输给家长。在撰写的过程中就要掌握四点:条理清晰、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
家教指导活动实录的撰写对于教师总结经验、搜集整理科研资料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活动中针对这一方面也进行了讨论与规范,其中活动效果的撰写总结出了:家长的认识转变、家长获得的教育方法、教师获得的提高以及活动的优势与不足等方面。
(三)提高指导技巧,研究家教指导活动的现场调控
家教指导活动不同于教育活动,针对的对象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家长的素质水平、对教育的看法各不相同,如何调控好整个指导活动,使每位家长都获得教育方面的提高,是我们研究的又一个重点。我们请骨干教师组织了一次现场家教指导活动,全园教师进行观摩。活动后及时组织讨论,总结教师组织活动时语言交流、现场调控等方面的经验,并找出指导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吸取了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给老师提出了建议,使教师更加明确组织指导活动时应该应对的问题,更加有目的的开展活动。
(四)结合实践,促进全园教师家教指导水平发展
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引领,我们将全园每位教师的家教指导水平发展作为了又一项指导要点。指导每位教师根据幼儿园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本班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家教指导活动计划,并组织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家教指导活动。
活动的开展,使家长的观念相互碰撞,澄清了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偏差,经验得到交流,最终达到认同,提高了家教质量。家长从配合教师指导的从属地位,而变为活动的主体,也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效应,达到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每位教师组织的家教指导活动,园领导都进行了观摩并点评,要求教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行效果分析,促进了个体教师家教指导水平的发展。
(五)鼓励教师创新,拓展家教指导活动的形式
在各班教师初步成功组织家教指导活动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阔视野,多方面学习经验,从网络、书籍、其他园所的经验中找到突破点,进行创新。更多的采用了“品评会”、“辨析会”、“经验交流会”、“亲子活动”等多种家教指导形式,把幼儿教育和家庭、社区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幼儿园科研工作发展。
二、多元化家园特色活动
1、为更好的开展我园家长工作,我们给教师创设了充分的发展空间,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根据本班情况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特色家园。我们先后开展了“家庭互动小分队”“家园特色小报”“警察阿姨是老师”“爷爷奶奶教种植”等特色活动,并形成了长期性、系列性的特点。这些富有班级特色、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家园活动拉近了幼儿家庭与家庭、教师与幼儿家庭之间的距离,也使家长在互动、交流中教育观念得到了提升,教师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2、组织教师实实在在地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和指导工作,为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提供良机。如开展“家长执勤日”“家长志愿者”等活动,请家长全程参与管理、提出建议,并引导家长将参与活动的感受记录下来,留下宝贵资料。
3、以我园的“亲子教育”特色为主线,动员教师制定家长服务承诺制度,提高家长工作实效,积极探索与家长共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开拓新型、多元、多层的家教指导模式。如:对特殊情况的幼儿进行电话、交流小条、家访等交流。
三、信息化家园联系方式
1、家长园地
我们转变教师观念,改变了以往家长园地由教师单方面传递信息的方式,努力使家长园地活起来,多个栏目与家长展开互动,增设了“本期话题”“有问题大家帮”等互动式栏目,使家长不由自主地关注专栏、参与讨论。如鼓励将家长搜集到资料、育儿生活记录甚至是孩子的童言趣语都提供给老师,由老师由选择地进行张贴,达到了使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目的。还有的班级将家庭互动活动的照片、家长感言等也充实到园地当中,获得了更好的互动效果。
2、幼儿园网站
我们幼儿园网站每周将全园幼儿生活、活动的照片、消息进行发布,家长们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设有各班级的交流平台,教师定期发布教育指导信息,帮助家长进行教育经验交流。
我园在探索实施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亲子教育”的优势,多渠道、多角度地提高了教师的家教指导水平,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挥幼儿园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