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1942
在线人数: 17957

在分层作业布置中放飞教育智慧(青岛五十一中)

发表时间:2009-06-22阅读次数:2391

 

在市南区教体局“提质减负”的总体要求下,青岛五十一中在“分层教学推进”的具体实施中,在分层作业布置方面做了深入思考,突出有效性和层次性,并积极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在分层推进的策略中放飞教育智慧。

一、分层

1.班级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2.作业内容分层:可根据知识点的要求掌握程度及对后续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总体性和层次性,对同一知识点的挖掘也可调控深浅,对重要知识点的巩固的量可调节多少。

3.分层对象的发展性及动态管理:一方面,每个学生的基础及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的知识点的认知、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面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会处于不同的层次;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自身努力使自己在一个阶段后达到进入高层次的标准,就必须让上一层次中不能达到标准的学生下降一层次,这样的流动性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向上的激情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是每个学生强烈的需求。

二、布置

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老师们在作业布置中分清层次,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三个层次。

选择基础层作业的是大多数学生。这类作业面向大多数学生,结合本学段知识,难度适中。老师们常用的方法是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本层次作业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些操作实践题等提高层的题目,使之能够学有所为。

对提高层的学生,让他们选择性地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可自我尝试挑战,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程况下,可有选择性地做,同时激发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

而发展层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宽,因为这类学生学有余力,重复性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变得机械操作,让他们在完成了基础题的基础上,进行美文欣赏、资源收集、智慧展现等实践题,丰富他们的学识,为他们赢得充裕的学习时间,既是减负,也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灵活开放的层次要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必然会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老师们再根据他们检测时的情况变化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层,进行相应的及时调整。对于这样的分层作业,学生感觉受到了尊重,增强了自主权,因此能自觉完成作业。尤其是提高层和发展层的两类同学,作业基本上不用老师格外操心,这样一来,老师的工作负担无形中减轻了,在一定程度上从批改作业的“苦海”里解脱出来。

三、评价

在作业分层的同时,采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三个层次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发展层学生评价从高从严,对提高层和基础层学生评价适当放宽。

对发展层学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课堂作业,让他们之间比速度、比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高等级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形成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对提高层学生的作业,在完成基础作业的情况下,超额或挑战发展层学生的作业,采用提高等级的评价方式给予鼓励。对基础层学生的作业,做对就可以给满分;超额或挑战提高层学生的作业给予加分鼓励;即使作业做错了,暂时不打等级,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等级评价。

实践证明,分层作业的布置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改变了以往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到的现象,能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老师们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舞台。这项工作还将深入开展下去,老师们将继续献计献策、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切实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