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2308
在线人数: 18238

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实现学校提质减负(大学路小学)

发表时间:2009-06-29阅读次数:226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是学生的迫切需要,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大局。然而,学生抱怨作业负担太重的不和谐的音符还夹杂着。课内、课外,教师催,家长逼。学生每天在文山题海中生活,一家人中常常起得最早的是学生,睡得最晚的还是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多,体质越来越差。这就告诉我们: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也足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势在必行。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偏低,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中小学还有不少教师没有达到《教师法》中规定的学历标准,即使学历达标的教师,也有一些人缺乏教学业务基本功,课堂教学效果差。因而他们靠长时间、大题量、反复磨、频繁考的方法,即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考试分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对教师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表作风,自觉履行教师的义务。其次,要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机制,大胆改革用人制度,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择优上岗,把那些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推上教育教学第一线,委以重任;让多劳者多得,工资待遇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倾斜,使教师之间的收入拉开差距,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次,大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鼓励教师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教学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结对子的方法让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支持、鼓励、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验,用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拟定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据,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可接受性,既要把学生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又不能盲目地增加课堂教学任务的数量,以免造成学生新的课业负担。教师在拟制教学目标时,还必须考虑照顾两头,即对进步慢的学生和优秀生因材施教,提出有区别的教学任务,使慢进生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上的缺陷填补上,同时避免优秀生由于学习内容不足而可能表现的懒惰现象。

2.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通过教学设计,选择与本课、本班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使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贯穿三主意识,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方法上要多采用启发式的讨论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处理好训练与教学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去实践。

3.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偏多偏难和教学的面面俱到,死记硬背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优化教学内容是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佳突破口。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选择重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深入浅出。把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入知识的传授中。教学内容安排要纵有序列、横有联系,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顺序性,又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要抓好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点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的智能、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4.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优化组合"的原则,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围绕优化课堂教学这个核心,博彩众家之长,坚持以发展、创造的观点指导教改,寻找新的教改生长点,因此,教师们在学习模式时,关键是要透过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并掌握支配该模式的教学思想。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千变万化和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教师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习教学模式中,要既能入乎其内,又要能出乎其外,取其长补其短。用人家的模式是借鉴,是起点,模仿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自己的特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力求做到无意于法则,而又自合于法则。此外,教师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恰当地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微机等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多角度地拔动学生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5.优化考试方法。考试是促进巩固,搜集反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教师应以加强平时,取消期中,淡化期末的思路,彻底优化考试方法。加强平时,就是要做到当堂清单元清,重视形成性测,及时反馈,使教学堂堂过关,节节达标。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就是教师不搞单元考试,学校不搞期中考试。

6.优化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