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第四节课,史地生微组李雪艳老师展示了名师开放课《美国的诞生》,10月28日第一节,史地生微组在集备教室进行了研究课的研讨。
首先,由李雪艳老师讲解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反思。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心准备。认为本节课属于较难的一节,主要介绍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美国的产生,其中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的性质是本节的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内容李老师以民族形成四要素的呈现、对应分析的形式解决。独立战争的性质主要通过启发式引导分析得出结论。另外,李老师本节课事先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的学法指导进行了准备。接着,老师们进行了评析,普遍认为李雪艳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心准备,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进行了有效突破,课堂结构严密,知识层层推进。李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语言精彩缜密,引导清晰、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注重了启发式的运用,利用课件、名人名言导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注重细节,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对历史教学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李雪艳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的培养,并多次进行巩固、加强。老师们还就学生参与面的进一步扩大、部分敏感问题的探讨程度,板书的呈现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李红副校长最后作了总结,认为李雪艳老师的课有听不够的感觉,每次听课都很有收获,本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难点突破比较到位,在分析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不牵强附会,整节课一气呵成,古今中外知识信手拈来,体现了名师的风采。李校长总结了本节课的三个体现:体现了老师较强的专业素养;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关注学生;体现了高效课堂。评课结束后,高翠娟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灌输式教育不适合培养创新人才”这篇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感觉从李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多向李老师学习,争取在课堂实效性方面再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