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976764
在线人数: 12052

嘉峪关学校教学研究深入各个层面

发表时间:2011-04-12阅读次数:804

 

嘉峪关学校认为,学校要发展,就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作为教师,一定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教学研究深入至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一是问题引发研究。学科大组每月组织一次碰撞交流活动,老师们共同探讨遇到的共性问题。例如,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无话可写?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想象?于是在作文教学中学校开展了“生活作文”的研究。

二是教材引发研究。教材中有无尽的研究内容。基于教材,学校在数学学科开展了“三线并进,多点研究”;在语文组开展了“阅读策略的研究”;在英语组开展了“目标导学”的研究;体育组、信息组也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三是优秀经验引发研究。“大声朗读是”是世界上推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朗读方法,如何推广?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受益?什么时间读最为合适?在反复研究后,学校在黄金时间——清晨,开始了全校的“大声朗读”活动。

四是自身发展引发研究。各个学科在分析学科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寻找研究的课题,并经学校反复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明确研究目标。如在语文组开展了“读写结合专题”、在数学组开展了“优化习题设计,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学科组的引领下,老师们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五是学生引发研究。学校成立了学习力困难学生项目组,围绕着“什么是学习力困难学生”、“怎样面对学习力困难学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借助录像,运用观察技术,老师们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研究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并开始调整自己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教学行为。

六是课程开发引发研究。学校开展了基于课程开发的研究,先后开发了经典诵读、阅读课一些长期的课程,还开发了面食制作、编制等几十种短期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道德知识的接受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儿童的人生轨迹的起点,开发了《我们也是哲学家》学校课程。

七是创新引发研究。探索“四段双检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党员先行课、公开课、观摩课、研讨会、撰写论文等形式引领教师将教学理论融于教学实践,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