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心绽放人性之美
天山小学 逄淑霞
与书为伴,生活永远是充实的;与好书为伴,自然会提升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指数。炎炎夏日里,在与高温战斗的同时,选择一本优秀的书籍,用心阅读,也是一件幸福地事情。打开美国教育家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沉下心来走进书里,感觉她的思想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我混沌的大脑。
一、让内心根植“关心”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说“关心”一词已经深入到思想里去了,即使眼前没有学生,提及到这个职业,便自然地联系到“关心”“责任”这些词语。
从教三十年来,自认为对每一届学生都做到了关心,关心他们的习惯养成,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关心他们的性格特点,关心他们的能力水平……读了《学会关心》,才知道自己对于“关心”的认识太有限,对其内涵的了解还太小,理解的层次太肤浅。作者从一线教师做起,一直努力到成为美国名校的领导,成为一名哲学家,让人敬佩不已。她的教育思想,她的教育论著内容涉猎广泛,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就“关心”一词,她想到了: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知识、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这些崭新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思想,给我耳目一新之感。基于对每一个学生的真正关心,
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我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还需要关心学生的哪些方面?还有哪些习惯需要改正?哪些思想需要端正?哪些方法需要完善?
二、让行动落实“关心”
多少年来,我们关注和关心的大多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静心思考,我们的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也不同,体能状况各异,兴趣爱好也是五花八门。那么,给我们教师的挑战就是:必须尊重孩子的这些合法的发展诧异,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在自己的身边获得习惯、能力的提高,将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拥有生存本领、能造福家庭、民族和人类的人。这种感受,是在一次经历后更为深刻……
这个假期,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是24年前我教的一个班级,当时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当年天真可爱的儿童已经是30多岁风华正茂的支柱力量。刚刚建好微信群才一天,群主就电话联系到我热情邀我入群,刚一进去,同学们一片问候,好多把自己现在的相片和孩子的相片发给我,那一刻,我无比的激动,被孩子们所认可、所深深地喜爱着,这是做老师得莫大得欣慰和自豪!一天的时间,他们定酒店,做横幅,一切井然,高效。谁也料想不到,组织的人员中,有两名是当年班里很调皮的孩子。花灯初上,伴着笑脸与笑声,我走入孩子们群中,突然间涌出将近30名青年,亲热地喊我、拥抱我,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看看我能否叫出他们的名字,没想到绝大多数的学生我不仅认出来了,姓名还能脱口而出,那些可爱的面容当年已铭记在我的脑海。席间,每个学生都向我说了他们当年和我相处的一个印象深的细节,好多我认为是理所应该的事情,没想到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去了莫大的温暖,激起了他们的上进心。当年一个班里有接近70个孩子,他们最喜欢我的是一视同仁、教学认真严谨、课下与他们一起活动,从不讽刺挖苦他们……其中两个学生说到动情处泪水涌出,一个因鼻炎常年流鼻涕,从一年级起同学就给他起外号,他很自卑,很少喝学生玩,都想转学了。我接教他时正值四年级,寒假刚结束,岛城的初春还是很冷的,他的年龄在班里是小的,说那个春天,我为他擦了多少次鼻涕他已记不清,但是每次回家和家长说起来,妈妈流了多少次感激的泪水他却刻在脑海,我为起绰号的事情在班里郑重地强调过,从此班里很少有再叫绰号的事情他直到现在还记得。从那学期开始,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开始和同学一起活动游戏了,是老师的关心让他感到了温暖,体验到了爱与呵护。
这些琐碎的小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在我的记忆里已荡然无存,踪影全无,但是,对于孩子,它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会让他们体验到被关心的温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会因此爱上他的老师,会因此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会串起一个幸福地童年……我庆幸自己当初用心地关心与呵护我的学生们,我开心我给他们带去了快乐与温暖。同时也提醒我:无论在何时,只要还为人师,只要与学生相处,就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有无过错。
三、让“关心”绽放美丽
思绪再次回到书中来,发现此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在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下,构建师生关系”?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知: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决定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因素。因为,任何课程本身都不能自动使孩子们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师生关系决定了孩子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尤为重要。那么,在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构建师生关系呢?教师该如何去关心学生呢?我想:当我们真正关心一个学生时,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样,你就会慢慢地了解他的世界,走进他的心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关心者,就必须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是一个个鲜活而可爱的生命;必须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需求和追求;必须敞开心扉地接纳他们,因为唯有真心才能换来真情。我们不仅要将对学生的这种种关心及时地传递给他们,让学生学会如何感受关心,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付出关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生命的茁壮成长都需要来自我们人类的关心。润物细无声,我们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熏陶下,就会在学生的心田种植“关心”的种子,长出爱的幼苗,绽放灿烂的花朵,结出凝聚着人性美的果实。
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可爱的生命,肩负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让我们在爱的土壤中,种下“关心”的种子,用责任与爱心浇灌这些幼小可爱的生命,像我们先人教导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热爱学生,恪守职责,那么,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将是快乐的,我们的生命也将绽放出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