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54348
当前在线 5717

核心素养视野下提高区域教育质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3-09阅读次数:20798

核心素养视野下提高区域教育质量的思考

——以重庆市基础教育探索为例

周旭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变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重庆之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育人实践探索,虽未冠以“核心素养”之名,实质上也在趋近“核心素养”这一内核。因此,当前要提高区域基础教育质量,需要总结过去好的经验做法,以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和着力点,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

突出育人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层次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突出了育人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层次性,为树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树立“四种质量观”。一是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成人教育衔接贯通的全程视野来考察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个性发展的质量观。创新驱动是新时期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个性发展。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禀赋潜质、个性差异,鼓励自主发展,激发优势潜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素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有个性地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站在为每一个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不急功近利,不揠苗助长,不为追求某一阶段的成绩而牺牲学生长远发展的能力。四是公平发展的质量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需要以科学的评价标准作为引导。为切实转变单纯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考核学校、教师的教育政绩观,重庆市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质量标准、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能力标准、以“学习、实践、创新和主动适应社会”为导向的学生能力标准,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教育部门监管、家长和社会参与的质量评估体系。2014年研制出台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标准》,从组织管理、教师队伍、学生品行、身心健康等十个方面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段贯通机制。推进北碚区国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和六个市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中考制度改革,把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的70%分配到初中学校。推进高考制度改革,2018年将完善出台《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目前,在国家学业质量标准和新的课程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地方层面可以基于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开展衔接、转化、拓展性评价研究和实践,探索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高级认知能力评价与非认知因素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各具特色的评价模式。

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其中态度和价值观是决定方向的最关键变量。重庆中小学德育工作,历来强调文化价值的引领作用,注重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的育德功能,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环境之中。

一方面落实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的“集中式”德育任务;另一方面在各学科课标和教材修订中融入德育要求,树立全科育德、全程育德、全员育德的理念,强化学科育德责任。2009年,重庆市研制出台了《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和《重庆市中小学学科课程育德基本要求》,构建了由低到高、由浅人深、整体一贯的中小学德育体系。接下来,我们将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育德的衔接工作,使课程育德成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

优化实践育德,是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关于免费开放社会教育场所,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健全实践育人制度,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3-6年级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4天、7-9年级学生每学年不少于4天。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开展好学校和班级的德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常态化、序列化德育活动课程。在确保德育的方向性、民族性、时代性的同时,注重德育的趣味性、真实性、形象性,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实践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素养导向,实现核心素养的课程表达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各学段、各学科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素养目标,这有利于地方层面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整体推进。近年来,重庆一直坚持将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统筹资源、多方联动,点面结合、分步推进、区域共进,着力构建课程改革新机制。

一是政策推动。2011年出台“减负十条”;2012年出台“提质十条”、“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2013年推出“1+5”行动计划,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能力提升为抓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14年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导向”。整体规划,步步推进,探索出一条减负、增效、提质、强能的课改行动路线图,逐渐趋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是协作互动。建立课程改革区域、校际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城乡学校结对发展覆盖面达100%。组织6所高校、10个教科研机构、110所中小学幼儿园,成立了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积极开展教学观摩、联合教研、协同科研等活动。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组织200所城镇相对优质学校与840所农村学校组建发展共同体,在课程开发、课堂改革、资源建设等方面合作共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带有实验性质的改革行动,落实核心素养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先行实验,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一是开展课程实验。重庆市与中国教科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签订课程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将6个区县确定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程深度整合、能力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深度改革。确定90所课程改革样本学校、158项课程改革专项课题,在“长短课时”教学、校本课程开发、选课走班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

二是推动项目创新。2015年重庆市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课程创新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和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重庆市教委给予每个课程创新基地一定经费补贴,力争到2020年建成100个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同时,启动了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普通高中优秀学生社团等一系列高中发展项目,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目前,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形成了主城区与区县农村、优质学校与一般学校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不是封闭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优化的动态模型。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对核心素养基本要点及主要表现进行深入研究,吃透其精神要义,并根据时代与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核心素养的表现进行丰富和完善,找到与课程目标的对接点,实现核心素养的地方表达和校本表达。

省级和区县教育部门在制定课程改革总体方案时,要重点做好两点:一是加强对学科素养的研究。明确每一门学科课程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独特贡献和侧重点,实现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的融合,做好各学段课程目标、内容的纵向衔接。二是加强跨学科课程整合。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是突破了学科知识本位的局限,强化了课程以人为本、终身发展、整体育人的功能,这就要求对学科课程结构进行适度的整合。

重庆基础教育以课程整合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适当调整必修课程内容和课时,增设每天1节的课程辅助活动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实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整合。例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确立“善于学习、趣于生活,敢于创造、亲于做人’的学校课程目标,并开设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课程群。重庆外国语学校提炼出校本化八大核心素养,将高中课程整合为八大领域20门学科64个课程序列,构建“核心素养+个性特长”的学校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氛围日趋活跃。但总体来看,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被动回答为主要模式。在核心素养体系中,自主发展是中间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关键。这要求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努力。

学校、教师要坚持育人导向,准确把握各学科教学价值定位,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一是突出学生自主发展。从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转向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与学科有关的思维方式、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学会学习和自我管理。二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和空间,注重启发思维,选择、设计体现学科本质并具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展深度学习。三是开展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式、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探究性学习。同时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在真实的复杂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校、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庆市2012年9月在全市范围启动了“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分阶段推进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新课程领导能力提升等九大行动计划,探索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进修院校和教科所、评估督导机构各司其职,积极联动。各区县结合区域实际,设计“卓越课堂”实施方案,确立课堂核心理念、基本范式、评价标准,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学段及区域教学基本模式,推动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改革创生新的课堂文化。全市出台中小学24个学科卓越课堂评价标准,探索出近200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校长、教师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核心能力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人物。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校长开展关于核心素养、课程领导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的课程规划、开发能力,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重庆市近年来特别注重校长队伍培养和管理,要求校长及教学管理干部坚持上课并每学期听评课40节以上。2016年启动了重庆市卓越校长工程中新合作培养计划,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合作实施。校长完成一年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可被授予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到2020年,全市将选派培养300名左右中小学校长,以此打开校长的国际视野。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2011年,重庆市编制《重庆市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不断完善教师学习、成长的培训体系,搭建从普通教师到骨十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名师、名师、“未来教育家”的专业成长道路,构建“国培一市培一区(县)培一校培”一体化培训体系,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要重点关注学科专业素养、跨学科素养、数字化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开展以课程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项目式学习等为内容的培训,引导教师着力提升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跨学科项目学习指导能力等。积极推动教研转型,充分利用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能力。

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具有制度创新意义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全科教师强调“一专多能”,实行高校学习3年、教师研训机构和优质小学实习实践1年的“3+1”培养模式,毕业后按照协议到定向区县农村学校任教。未来,还将尝试扩大全科教师培养范围,培养城市学校全科教师,以更好地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