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0878785
当前在线 4709

温儒敏:老师可以没有专门的学术研究,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园地”

发表时间:2017-05-05阅读次数:20460

    多人迷恋于网络,已经不太可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去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人们很容易变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依赖百度、谷歌,那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起码可以断定,过量的信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总是来不及过滤、处理,就如同大海波涛一样不断丛集、翻滚,冲击着人们,这可能会产生很大问题,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心态。 

    为什么“扯”到互联网和信息过量?因为我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中小学老师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焦虑也多了。这是为什么?我想除去社会转型、市场化等原因,恐怕也有信息过量的原因。所以我主张大家都能好好思考—下,在新的世界性的焦虑现象面前,我们最好能多一些“定力”,让自己静下心来。 

    面对信息过量现象要有自觉,那就是学习并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传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对于网络信息,对于博客、微博的传播特点,都要有一定了解,尽量选择相对良性的信息渠道,适当减少信息量。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过滤、分析,才不至于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要有平常心,日子才过得下去。 

    语文学科本是化育人的学科,“定力”就尤其重要。这里说的“定力”,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自己有些“定力”,才不至于完全被信息爆炸的洪流所裹挟,才能在没完没了的各种“现实冲击”面前保持清醒,不“愤青”,不抱怨,也不“九斤老太”,不随波逐流,而是沉下心来,尽量挤出自己发展的空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实在的事情。自己有“定力”,才能让你的学生处于相对不那么烦躁的“小气候”中,也才有比较好的学习环境。我也主张中小学要有传媒素养方面的教育,这是新课题。 

    除了社会原因、信息过量原因,老师们的焦虑很大部分还来自教学生活的失衡。过去当老师那种“自由职业”的状态已不复存在,教学中很多问题都是两难的,不好解决。常听老师们抱怨说,课改理念是好的,但现在谁也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所以很无奈,只能是老一套。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社会的“普遍的焦虑”,传递和转移到了教育领域,学校也很烦躁、很功利,教育的本义在相当程度上被异化了。一边搞课改,一边是应试教育不断加压,学生们几乎就把学习当做敲门砖,老师们也很无奈,这也是造成焦虑的一方面原因。 

    如何减少无奈与焦虑,我有三句话:承认现实,着眼未来,懂得平衡。 承认什么现实?高考中考仍然存在,竞争必然激烈,那么人们极端重视考试的想法也就必然牵制教学,极大地影响教学。这种状况很难解决,不是我们当老师的可以左右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实。

着眼未来,就是比较清醒地看到现实中存在的极大的不合理,现在这种应试教育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出优秀人才的,甚至可能产生扼杀个性与创造力的极坏的后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巨大阻碍,就完全放弃老师的责任。

    特别是语文老师,从事的是人文性、精神性很强的化育人的工作,所以理想的灯不能就此熄灭,不能让自己连同我们的学生完全卷进应试教育的泥淖之中。就是说,还得留下一份心,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成为既有知识与能力,又有健全人格的人。 承认现实,又要着眼未来,两者有些矛盾,并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提出要懂得平衡。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课改和高考应当相生相克,共同改进。“相生”就是共存:“相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进改革。这就是平衡。为何要“相生”呢?说到底,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不能过分理想化,不能和高考对立起来独立推进。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不会成功的。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听你这一套。 

    课改怎么面对高考,和高考共存相生,又不被高考拖着走,恐怕要调整思路,想想办法。高考不会取消,只能改革。事实上这几年已经作了一点改革,但既然是考试,就有基本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高考对于教学肯定会有制约,课改必须面对这种必然的制约,但又保持一定距离。这就是“平衡”。有平衡,就是进步,就是改革。

    这是个现实问题、核心问题,是课改的瓶颈。也不能简单认为面对高考,就是站在课改的对立面,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我们要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考得好。课改和高考必须也能够谋求共存,彼此“相生”又“相克”。 

    有水平的老师对此不那么焦虑,因为他们懂得平衡,懂得相生相克的道理。他们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让学生学得不那么死板,不陷入题海战术。这就是水平。

    看来,如果我们想不被现实的洪流吞没,想让自己的教学实绩对学生长期起作用,而不只是实现目前的应考目标,那我们还是在提升自己的平衡能力上多花点工夫吧。 

    除了焦虑感,现在教师还普遍感到了职业性倦怠。这个问题很现实,司空见惯。

    老师们现在都很忙,一天到晚忙,一年到头忙,说得好听是工作繁重,但如果静下来思量,都收获了什么?所做的都有意义吗?这样生活得充实吗?不见得都是满意的回答。一线老师很累,不只是工作的累,而且是“心累”,精神上的疲惫。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很可能老师本身就缺少兴趣,没有明确的方向感,没有个人的精神空间,越累就越是兴味索然了。 教学本来是主动性、创造性很强的事业,现在多被各种客观因素所制约,成了按部就班去实施的任务,其中还有很多竞争,很多做无用功的形式主义、事务主义,这一切赶着大家拼命往前奔,天天如此、长期如此,谁不累?所谓职业性倦怠就这样发生了,严重了。 

    职称晋升、申请项目、评比检查,永远没完没了。生活的漩涡把人们带进去了,身不由己了,借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异化”了。如果跳出来想一想,这多么可怕且可悲。我们当语文老师,是注重人文精神的。人文是什么?就是关注人的处境与命运,我们是否应当首先关注一下自己的处境与命运,关注—下自己的职业性倦怠?当然,不能全怪老师自己。最根本的,是外部环境必须要改善。

    具体来说,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要真心实意重视教育,一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给学校和一线老师松绑。要想办法多少解决一点教师的职业性倦怠问题。最要紧的,是不能让学校完全卷入市场经济大潮,不要让学校自己去创收去弄钱。只要卷入市场,学校和老师就都不得安生,就有无穷焦虑。

    当然,从根本上说,就是逐步从应试教育为主转向素质教育为主,就是落实课改中提出的那些好的理念。 讲实际一点,如果外部环境就是这样紧迫,如果课改的目标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很难实施,如果我们所处的小环境就是那样紧张甚至有些恶劣,那么作为一个普通老师,该怎么办?就是抱怨,把原因全部推给外部环境?就是继续职业性疲倦,甘愿沉沦于庸常的生活?

    我想大家是不甘心的。那怎么办?我想最好多少坚守一点理想主义,具体来说,每个人都保留一块“自己的园地”。 这本是周作人一篇文章的标题,大意说的是心灵自由和写作自由的空间,属于自己的空间。这里转用—下,用来说明语文老师需要的精神空间。我们无论工作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一个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不要一窝蜂都在应对现实需求。评级呀、教学检查呀,当然都要应对,但还是要有“自己的园地”。最好有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爱好,能多少进入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发言权。你在这状态中,会有另外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可以不断接触学科前沿,让自己保持思想活力。“在状态中”很重要,这能帮助你克服职业性疲倦。 

这不是不可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吧。

    北大附中的程翔老师,在备课中发现高中语文练习题有一段《愚公谷》的译文有错,他找来《说苑》核实,居然发现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他就带着问题学,用四年业余时间译注《说苑》,自己苦心研究,不断和专家讨论,慢慢也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现在他的译著正式出版。他这几年很苦,自己做研究,还要教书、应对各种事务,但他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自留地”,就充实多了,信心也增强了,虽然会很忙,但这种忙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职业性疲倦。一个中小学老师有没有自己专门的学术研究,并不重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园地”,要有读书研究的习惯,把读书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只是为了备课或某些职业的、功利的目的而读书,不是停留于“职业性阅读”,而是有比较自由超脱的阅读,在读书并接触人类智慧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体验世界,让自己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就能超越庸常的生活,摆脱职业性倦怠。 “自己的园地”不只是自己读书研究,也包括自己所营造的氛围。可以和本校本地区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师组成研修小组或读书会,也可以在网上组织博客群,总之要有“小圈子”,有交流学习的平台。这可以彼此“取暖”,不但让研修活动常态化,还可以营造浓厚宜人的学术空气,切实提升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使大家感到生活更充实,不至于陷入那种无边无际的职业性倦怠。 

    这里特别给青年教师提些建议:没有必要把社会看成无可救药的大染缸,对社会问题要有分析,让自己心态正常一些,不是非此即彼,不当于事无补的“愤青”。

    此外,要有读书计划,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有个大致方向。最好能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语文老师,甚至学者型的语文老师。这是值得鼓励的奋斗目标。“取法乎上”,给自己定位高一点,那么学习、教学、生活就有目标感,就更有意思。好的语文老师是不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的。 这又涉及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我认为不应把这种发展理解为适应课改,或者单纯的职业训练,要有比较长远的目标,因此,可行的中短期学习计划非常必要。当然也要考虑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考级、职称晋升,但不要都是“直奔主题”,免得自己也卷入“应试教育”。培养专业兴趣与专业敏感很重要,是长期的事情。还有,就是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知识,不满足于现炒现卖,立竿见影,或者只关注与目前教学可以挂钩的,而要在整体素质以及修养方面下工夫。所谓专业发展也是人生事业的发展,要有一点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