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内容
|
评价标准
|
说
课
标
教
材
20%
|
目标
重难点
教材处理
|
1. 准确表述三维教学目标,可观察、可检测,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体现技能训练的可操作性。(5%)
|
2. 说明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5%)
|
3. 教材处理符合教学目标。(5%)
|
4. 准确说明本课的重点、难点。(5%)
|
说
教
法
学
法
20%
|
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
手段选用
|
1.教法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5%)
|
2.针对重点、难点设计教法,有一定灵活性。(5%)
|
3.注重学法指导,体现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引导。(5%)
|
4. 选用教具合理,符合本学科特点。(5%)
|
说
教
学
过
程
40%
|
环节设计
教学手段
时间安排
效果预估
|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安排合理,教学思路清楚,时间分配得当。(10%)
|
2.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及多向互动。(10%)
|
3.突出重、难点的有效解决过程。(10%)
|
4.体现技能训练方法的可行性。(5%)
|
5. 合理设计教学反馈环节,预估教学效果。(5%)
|
教
师
基
本
素
质
20%
|
语言表达
仪表举止
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
|
1.普通话基本标准,表述具体、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练清晰,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5%)
|
2.仪表端庄、稳重,举止自然大方,表情丰富,富有修养,精力充沛。(5%)
|
3.板书设计合理,有层次,突出重点,字迹工整、准确、美观。(5%)
|
4.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利用合理高效。(5%)
|
合 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