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799944
当前在线 2912

爱与珍惜 信心满怀

发表时间:2017-05-22阅读次数:1051

——市南区心理辅导课小组第四次教研活动

 

2017517下午,市南区心理课小组的老师们相聚在青岛德县路小学,进行次的小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大家要观摩一节九十分钟的六年级心理辅导课《母校,我即将与您分离》,执教人是德县路小学的关佳老师,初小衔接是个重要的阶段,学生有很多的情感需要梳理,有很多的能量要在这里积蓄因此,这节课在前期研讨中就被提出,大家初步的酝酿过,所以十分期待呈现与观摩。

一、活动背景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毕业班的孩子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班级里悄然流行的一本本同学录,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和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的憧憬。对他们来讲,小学毕业意味着真正的走完了多彩的童年,走向如花的少年时代,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

二、活动目的

通过具有仪式感的心理课堂,激发毕业班孩子对小学生活、学习的怀念,抒发对母校的留恋、感恩之情,同时,对小学生活做以总结,树立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的自信心。

三、活动准备             

1 .每个学生准备两种照片:一是刚读小学时的照片一是现在的照片。

2 .准备相关的活动卡片,留言卡片,情景树。

四、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追忆一起走过的日子

    1.照片回放,回顾六年来成长的足迹,分享自己最难忘的往事。

2.小组内分享课前准备的照片:刚读小学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大家在笑声中感受生命神奇的成长,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把白色樱花签上自己的名字,放在手心里,对最初的自己默默地说句心里话。

    3.分享对母校的感情,在叶子卡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4.分享自己最喜爱的老师,给这位老师留言。

    5.分享自己的伙伴,此时,还有什么想对他(她)表达,在留言卡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6.宣布时光列车即将到站,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珍惜,珍惜每一节课,珍惜老师的每一句叮嘱,珍惜小伙伴们的每一次交流和陪伴,珍惜每一次作业……给自己的童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设计意图:那张张小时和长大后对比鲜明的熟悉照片和灿烂的笑脸,让孩子一下子就沉浸在生命成长的神奇中,沉浸在六年来的往事中;而父母沉甸甸的爱和感恩,对母校、老师、伙伴的爱在互动中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流淌!让爱释放,给童年一个完满的结束。】

第二板块:面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心态准备

1.面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我们有那些憧憬和困惑呢?学生分享。

2.哥哥姐姐这样说……

3.校长这样说……

4.郎平指导的话

5.此时你怎样想?

6.举例说明初中的学习生活是充实而紧张的。

7.分享面对学习生活的七件法宝(团体心理辅导)

8.抽取班主任杜老师亲手书写的心愿卡片,把能量输入心中。

    【设计意图:找到学习的自信,创造自己的未来。】

第三版块:告别

1.承上时光列车,穿越到了初三,此时我已经身经百战,十分自信的面对着将要升入的高中,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梦想,我周围到处都是鼓励和欣赏的目光,父母对我十分满意,我有十足的信心掌握自己的未来。此时此刻,我从车窗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就是现在的这个自己,我又想对自己表达些什么呢?

取出粉色的樱花,签上自己的名字,放在手心里默默地对他(她)表达。

2.分享此刻的心情。

3.让我们把绿叶和满载着自己的回忆、不舍、幸福童年的樱花放到母校的这棵大树上(出示情景树),同时,在树下按下自己的指纹,让这棵树永久的留在母校。

4.在音乐中告别。

    【设计意图:有人说,童年是一个虚怀若谷的包袱,小时藏进什么,长大就能摸到什么。所以,我虔诚地希望孩子们除了在童年收藏了知识、快乐,更要收藏感恩、奋进与梦想!这节课的意图就在于爱与能量。】

课后的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倾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分享与交流中,让一节课中已有的东西又有了新的延展,缺失的东西成为激起思考的支点,让一次教研又一次栽满了丰盈与收获,最后组长郭斐老师厚重的见解提携全篇,整个小组的每个人也都在这样的困惑、思考、顿悟、提升中稳健的成长。

 

大家的反思如下:

赵焕梅老师:又是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下午,我们相约在德县路小学。关老师的这节课我已经期盼很久了。我想对于即将毕业的孩子们来说,这节课也是很有意义的。追忆过去环节,老师通过播放照片让学生回顾六年的成长足迹,轻松地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引导学生从对母校、对老师、小伙伴的角度写下自己真诚的想法,让学生学会珍惜。对于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学生们有憧憬,也有困惑。老师邀请到德小毕业生、初中心理老师、校长等通过视频寄语学生。形式多样的小卡片、内容丰富的小视频、引人深思的小故事,随处都可以见到老师的用心准备。随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老师们纷纷进行了评课。在评课中让我对心理课与团体辅导有了一定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吕绍红老师:今天第一次参加心理教研,但却并不感到陌生与拘谨,关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让人如沐春风,使初次聆听的我能够放松自我,沉浸在课堂中,虽然是短短的一下午时间,却收获颇多。

(一)教学设计选材好。关老师立足六年级学生即将离开相处了六年的伙伴与校园,面对崭新又陌生的初中生活,情感上是既有留恋不舍又有迷茫忐忑的这一特点,设计了追忆一起走过的日子、面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心态准备、告别,三大板块,内容有六年足迹的图片回忆,也有留言卡片的真情流露,有哥哥姐姐的分享鼓励,有初中老师的亲切叮咛,也有学习生活的七件法宝,成功地激发毕业班学生对小学生活学习的怀念与留恋,帮助学生拨云见雾,树立对初中生活的信心。在教学设计上能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准备得非常充分和用心。

(二)故事、互动游戏等选择适当,为教学目标服务。跳蚤的故事、瓦伦达心态、驼背王子的故事等内容的分享,出现的恰当及时,有很强的说服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郭老师的专业点评如醍醐灌顶。比如音乐治疗的有效实施,怎样恰当及时地与学生达到共情的效果,即使最平常的场地环境对心理课的影响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

有幸参与到这样一个团结、温暖、专业的团队中,迫切期待下次的相聚!

 

张明滋老师:感谢德县路小学关佳老师在活动中开放课堂,让我们聆听了六年级班级心辅课《母校,我即将与你告别》。 为上好这次辅导课,关老师在课前作了充分准备,非常用心。              

六年级即将毕业,就要与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老师分离,进入初中,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如何?关老师在今天下午为学生进行了《母校,我即将与你告别》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为学生成长送去了及时雨,辅导课中通过追忆一起走过的日子、面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心态准备、告别三项有仪式感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表达同学情的同时,也做好了与小学作告别,充满信心迈向初中新生活的心理准备。 课后,我们进行了评课和研讨,特别是郭斐组长从心理辅导的专业方面进行的点评,让我们大家各有感悟,各有收获。上好心理辅导课,我们在研讨中努力提升。

 

史玉华老师:从纯洁的白色樱花到浸染上色彩的紫色樱花,那片片仿真的绿色的树叶的便签和五颜六色的卡纸都被关老师装进了一个个唯美的信封里传递给了马上就要毕业的六年级孩子手中。

从不懂事的孩童到已经掌握很多生活和学习技巧的少年儿童,这六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经历。关老师在课堂中,运用照片,同伴交流等方式将散落的时光串成珍珠,用她的温文尔雅,用她特有的包容,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带有仪式感的心理课。

那一刻,我觉得这节课对这群孩子该是多么的有意义,关老师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渗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同时也是宣告着它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

课后,大家分享了自己感受。郭斐组长就心理课环境的创设,音乐的选择和音量的大小,教师的角色和位置,面对个别孩子的敞开,作为心理老师应该如何处理等相关细节问题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更感觉到要上好一堂心理课的不容易。

再次感谢这个团队的每一位老师,您们的身上,都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更感谢各位真诚的分享,让我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反思和进步。

 

 

本期责任编辑: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