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南区心理骨干班教师赴杭州第一天学习有感
举世瞩目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奏响了新时代的号角,开启了新时代的篇章!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总书记的阐述,让我们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热血沸腾,备受鼓舞。在十九大胜利闭幕的第二天,在市南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南区教研员松梅老师的悉心带领下,青岛市市南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一行十七人来到杭州,参加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今天开启了为期3天的观摩学习。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是研究制定核心素养的专家。他的报告详实解读了国家核心素养的修订过程。2014年他带领团队对国家政策,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对五百多专家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进行访谈调查,又调研了所有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的目标,历时两年研究,才形成2016年发布的核心素养理论。通过林教授的报告,使我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加深入,核心素养是一套有系统规划,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 接着,是浙江师范大学钟思嘉教授带来题为"后现代心理咨询理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的报告。钟教授详细介绍了"Mind
UP"课程,"Mind UP"课程是以教室为实验场域、循证的课程,针对教师和学生训练,以促进社会和情绪觉知,增进心理幸福感和学业成就为宗旨。它以3-8,8-11,11-14岁为分为三段课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三套课程均由15节神经科学课组成,主题分别有聚焦、唤醒感官、态度、正面行动。在钟教授的清晰、具体的介绍中,我们每位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对Mind UP课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和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古香古色的杭州学正小学一角,学校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生动的教材~
下午,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一线教师,16节优秀课例,在三所学校同时进行展示!厦门张艳红老师的《生命,生命》、太原李玉老师《记忆小能手》、南京朱丽萍老师的《会魔法的小动物》、郑州安旖老师的《我的岛屿之旅》、昆明李颖老师的《愤怒情绪管理》、福州陈彦老师的《会说话的眼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精彩纷呈!今天的观摩学习,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践中的提升,为老师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教学范例和理论支撑。
课后,大家各抒己见、积极研讨,虽然一天的学习时光告一段落了,但是老师们的热情还在持续升温!感谢市南教育局的各位领导老师给了我们这般宝贵的学习经历。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充实自己不断成长!
青岛文登路小学朱华老师:迎着十九大东风,我们齐聚杭州师范大学,参加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活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如是说:十九大精神预示着我们心理工作者的春天就要来了!林老从学生核心发展素养的提出及制定过程谈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和看法;从心理健康服务问题谈到心理课程建设及心理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脊梁等诸多见解,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心理前辈的心血与付出。接着由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咨询首席专家钟思嘉教授阐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未来方向,让大家更清晰今后工作的目标。下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节课例展示各俱特色,授课内容从生命教育到自我意识教育;从认知记忆方法到品质训练培养。根据前不久区教研员松梅老师刚刚为我们培训《一堂好的心理课标准是什么?》的专题讲座,以及评价心理课教学的五大标准:准、味、度、实、美。我们一边聆听,一边对照,一边学习,一边揣摩,充实而紧张,快乐并收获。一天的培训听课虽然结束了,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愈发高涨!金秋十月、西子湖畔,不忘初心、我们从这里出发! 青岛天山小学侯春萍老师:就像专家们说的那样,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培育种子的过程,请给他们70%的等待和30%的唤醒。老师是孩子生命中的成长伙伴,我们要携手而行。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在被托举的过程中,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最终成为了自己。老师是一个托举太阳升起的人。托举是神圣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托举是必须有温度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孩子,托举是给他们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老师的担当和责任,教育是一条汇聚的路,教育改革是要在多样化的诉求中,凝聚社会的共识,即便是不同教育的改革路径,实际上也是殊途同归的。在心理这条路上我们是为了每个人更好的发展,只为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青岛七中魏彩燕老师: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人们的向往。每一次相聚,都凝聚了更磅礴的力量,为中国教育凝心聚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托举起冉冉升起的希望。老老实实做研究,培养具有有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文化修养等核心素养的学生。
青岛北京路小学姜楠老师:在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核心素养的进程中,提高学生心理教育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而对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当今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青岛大学路小学郭琳老师:乘着十九大的东风,我们全国中小学心理老师齐聚杭州参加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会。十九大习主席提出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心理人迎来了更加生机勃勃的春天。林教授是学生核心素养制定专家,他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青岛金门路小学卢芳老师:杭州之行第一天,美丽的杭州师范大学,珍贵的大师报告,眼睛,耳朵,心灵都经历了一次洗礼。聆听了林崇德教授的报告,通过对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内涵的对比分析,我更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健康为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而个体核心素养的发展反过来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适应社会,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反思自己的工作,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在学习。第二场报告来自台湾的主讲人钟思嘉教授。如果说林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明白了未来工作的方向,那么,钟教授《后现代咨询理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则是指导学校心理工作微观的指导,未来在工作中会更有法可寻!
本期责任编辑:青岛基隆路小学 盛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