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31725
当前在线 4146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新探索

发表时间:2017-10-30阅读次数:1359
 20171025日,青岛市初中生物学科实验基地专题研讨在青岛第三十七中学顺利举行。青岛市市北区初中生物教研员丁建旭、部分初中生物学科实验基地主持人、局属学校全体生物教师以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入职五年内的青年生物教师共计82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局属学校初中生物教研员薛虓嵩老师主持,共分为局属学校公开课、青岛第三十七中学学科实验基地成果经验分享两个环节。活动充实有序,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了生物学科实验基地的工作进展,有助于生物学科的继续进步。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课堂,实现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
 青岛第三十七中学安翔老师举行了局属学校公开课。安翔老师以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为依托,亮点十分突出:学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反驳自然发生学说;使用手机自学自选不同层次的视频,实现分层教学;使用手机做题,课堂同步反馈呈现。

       本课以细菌的发现史为主线,加入了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反驳自然发生学说的环节,学生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实验方案,如采用培养皿、广口瓶等不同的实验装置,进行高温操作或敞口操作来控制变量等。给予了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移动终端——手机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生通过自带的手机能够自由选择“入门版”和“高手版”细菌的结构视频进行自学,有些学生对对不明确的部分反复观看,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学生通过手机进行课堂反馈,与“问卷星”相链接,能够实时、同步的看到每道题目的正答率,教师当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方便快捷,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本节课,青岛实验初中的徐风风老师和青岛七中的常传玲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常传玲老师对整堂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肯定了课堂中所设计的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反驳自然发生学说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设计,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徐风风老师从教材、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指出,融入的移动终端手机,满足了学生接受度不同步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实用。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风尚
  局属学校教研员、青岛第三十七中学生物学科实验基地负责人薛虓嵩老师作了发言,以“‘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开发与应用研究”为题,从学科实验基地成果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新尝试以及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青岛第三十七中学学科实验基地最初以“导学案”为研究方向,经过多次研讨后将导学案成功升级为“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新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设了生物组自己的公众号,与传统多媒体相结合能够拓展课程资源、落实分层次教学,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迈出第一步,没有那么难”薛虓嵩老师如是说。
 本次学科实验基地专题研讨活动,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尝试,为转变教学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激活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探索,推进了青岛初中生物“互联网+教育”进程,有效的促进了青岛市生物学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