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59486
当前在线 8520

发展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

发表时间:2018-07-04阅读次数:2826

    2018年5月9日,青岛市初中生物学科素养与德育一体化培训会在青岛第五十七中学顺利举行,青岛市教科院张玉坤老师、各区市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约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活动由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关茜主持。

    首先由青岛第五十七中学的孔恬恬老师执教了一节精彩的青岛市公开课《尿的形成和排出》。早在磨课期间,关茜就提出教学中要注意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有机结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达成以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创新型课例。本节课共四个知识点,对于“肾单位结构”和“尿的排出”两个知识点,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上传云端的资源完成了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发现了学习中的难点。课堂里先是组织同伴互助活动和再次检测将问题解决,实现了精准教学,又通过一个数字互动游戏进一步发现了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模型建构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于“尿的形成”这一重难点,孔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分析血液的流经途径进行大胆猜测,接着引入科学史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列表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证实猜想得出了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历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了分析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了其科学思维。最后,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课前搜集的肾衰竭资料,深刻认识到人体“排尿的意义”,并结合肾内科医生在采访中给出的保护肾脏的专业建议,树立了保护肾脏,关爱自身健康的良好意识。

    随后,青岛第六十三中学的孙丽君老师和崂山区第六中学的袁宁老师分别作了精彩的点评,袁宁老师用“巧、妙、灵、效”四个字进行了全面评价。“巧”体现在导课、生物科学史以及微课的运用;“妙”体现在数字互动游戏和小记者到医院采访的微视频设计;“灵”体现在动手制作模型和各种活动设计上,不仅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让其在活动中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效”是指高效的课堂,云平台的运用,知识的快速落实及反馈无不体现着该堂课的高效。在场的其他老师也对本节课精巧的设计,活跃的课堂气氛赞不绝口。

接下来,关茜老师就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和新航标,提到市南区前期已经组织相关教师深入挖掘生物学科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内容,根据德育六步研究法对现有生物教材中的育德点进行了梳理,由青岛第二十四中学的王美娟老师为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王老师的分享主题是《挖掘育德点,实现学科育人》,她根据生物学科德育实施纲要及市南区的德育六步研究法,归纳出生物学科的六个方面的德育范畴,并针对德育实施的具体办法选取了四册书中的典型案例同与会老师进行了分享,对老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起到了有效的帮助。

    平度市教学研究指导中心的生物教研员于秀芹做了题为《立德树人——做学生幸福成长的引路人》的报告,于老师以一首袁牧的《苔》小诗入手,介绍了贵州乡村教师梁俊在自己教育事业中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于老师从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以及要有强烈责任心几个方面阐释要想立德树人,教师首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于老师的报告让每位生物教师如沐春风,身心受到精神的洗礼,发人深省,深刻认识到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后,青岛市教科院的张玉坤老师围绕着初中生物学科素养与德育一体化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张老师从教师素养、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等方面对孔恬恬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老师们提出在工作中能多尝试有创新、有特色的生物教学模式的期待,并对市南区生物教师团队在德育实施点的挖掘上做出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鼓励老师们进一步梳理总结学科育人点,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根本上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会老师一致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相信参会的老师会进一步关注生物教学的育人价值,真正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一体化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开阔了视野,交流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习得了经验,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使得”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的稳步落地有了扎实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