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0871887
当前在线 4648

对话 | 刘向永-高建君 学科素养如何培养: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向和展望(四)

发表时间:2018-09-26阅读次数:7186

教的方式——培养操作工还是培养工程师?

高建君:课堂上,我们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还是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呢?如果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教师知道他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细节的意义,就像知道每一个零件在整部机器上的位置和作用,但学生并不清楚,学习过程中学生颇似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只知道机械地操作。如果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首先呈现的应是一个完整的任务,再学习针对解决完整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颇似负责一个项目的工程师,具有问题解决的整体观,既会操作,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刘向永:相对于其他传统学科而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更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尽力促使学生能够从会操作的“技术员”层面提升到善分析、会思考、能设计、能制作的“工程师”层面。碎片化操作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应用而根本不能够真正纳入学生的学科体系之中。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技巧训练使得学生的技能学习停留于浅表、机械的水平而缺乏创造。学生不能理解信息技术所涉及的一般性原理、规则和社会意义。布鲁纳早就明确指出:“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接受必然是有限的,怎样能使这种接受在他们以后一生的思考中有价值?回答是:不论学生选取什么学科,务必使他们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高建君:程序设计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牵着学生学习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含义,学习常量、变量等概念,这些知识就像一部机器上的零件,教师知道这些零件对程序设计的巨大作用,可学生能明白吗?教师不如带着学生讨论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如“求任意长方形的面积”,将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序逐行写出来,并让学生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此时,再组织学生学习程序中出现的赋值语句、常量、变量等知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符合“先见林,再见树”的教学理念。



刘向永: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我曾经听过南京一中的余晓珺老师的一节课——《打开编程之门》。该课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消除对程序设计的畏惧感,让他们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第二,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路径和方法,要让他们迈过门槛。《打开编程之门》一课中的计算思维教育需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第一点是可计算,就是如何从现实生活问题进行抽象,余老师引入了“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从现实问题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第二点是自动计算,就是体会程序设计实现了自动化计算,余老师围绕着“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的方式比较“人工计算”“大众软件计算”和“编程计算”三种计算方式的不同,体会到了程序设计是如何通过自动计算方便了人类。计算思维已经在余老师的层层递进式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浸入了学生的内心。整堂课余老师不是一直在讲授,而是带着问题与任务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对比分析,余老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发自内需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带着学生跨过了初学这道门槛,进入了程序设计的大门。

高建君:我们还可以借鉴美国梅瑞尔教授提出的五星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主张是:在“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教学应该由不断重复的四阶段循环圈构成,即“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无面向完整的任务,具体的教学任务(教事实、概念、程序或原理等)应被置于循序渐进的实际问题解决的情境中来完成。培养操作工还是培养工程师,取决于教师是偏重于碎片化教学方式,还是致力于面向完整任务、聚焦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



刘向永:变革传统的以操作技能训练为目的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需要将深度理解和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教学追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信息技术核心知识背后凸显其价值的原理、原则、方法,在原有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建构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挖掘知识背后容易被忽略的核心价值,需要学生勇于探索,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例如,《初识Excel》一节课是Excel单元第一个环节。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WordPowerPoint等软件,这节课我们直接就给出了一个数据录入的任务,让学生自行打开Excel软件进行探索性操作来完成任务。结果超出我们的想象,基本所有的学生自如地完成了数据录入。我以为学生曾经学习过Excel软件。当我询问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时,她很自豪地说这没有什么难的。数据录入时我们特意让学生录入某个手机号码,结果由于数据类型原因出现问题,我们再进行总结归纳。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