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继续开展“1+GD”维度“1”的教学研讨活动。徐利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展示了一堂相当优质的数学课例,让大家看到了中高年级计算教学如何做到有效知识迁移,从而温故知新。
课例展示前,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的三位老师反复磨课、研讨,根据本节课目标和学情,将两个课时的内容合并为一个课时,充分体现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课堂上,徐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二三年级的笔算学习,并引导学生猜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有几部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带着疑问去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在研究算理时,徐老师又让学生再次联系二三年级的计算过程,迁移理解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了有几部分积是由第二个因数决定的道理。因为前面的探究,学生的迁移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后面的特殊情况“甩0”法,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并运用,从而优化了算法。在随后的练习中,徐老师又将算理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加深理解。至此,学生温故知新,算理清晰,算法优化,发言积极,思维活跃。
课堂小结时,徐老师没有只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而是继续回顾二三年级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四年级又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并用一个问题“五年级我们学习什么”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既联系了前面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做好衔接——小学阶段的整数乘法计算已经全部学完,因为具有了知识迁移的本领,那么再多位数相乘,孩子们也敢于大胆尝试计算了,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节课,徐老师充分利用孩子们的知识迁移能力,温故知新,孩子们学得轻松有趣。
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针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和微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有效评课,并对这节课展开了深入研讨。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设计和徐老师的用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学校计算教学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