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3959
在线人数: 19324

我区教师在青岛市初中生物“情境诱思、探究体验”教学模式研讨活动中进行公开课展示和经验交流

发表时间:2020-11-20阅读次数:3942


11月18日下午,青岛市初中生物“情境诱思、探究体验”教学模式研讨活动采用钉钉直播方式举行,全市各区市约800位生物教师相聚云端共同参与了研讨。

活动中,青岛第五十九中学刘杰老师和青岛西海岸初级中学董坤老师分别执教了青岛市公开课《植株的生长》、城乡交流课《真菌》。其中,我区刘杰老师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黑麦生长过程的视频导入新课,整堂课以“幼根为什么能生长?”这一问题为主线展开,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诱导学生思维,一步步揭开幼根生长原因的谜底。从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黑麦的根尖和根毛,到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再结合根尖结构模式图进行归纳梳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角色扮演,详细介绍根尖每个区细胞特点和功能,再通过贴一贴根尖结构模式图和各区代表细胞图,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整堂课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观察中让学生体验探究。最后,通过毛竹效应引起学生共鸣、情感升华。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认为两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丰富,利用实验、图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材料,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质疑,学生参与程度很高,课堂效果好。

随后,青岛第二十六中学隋艺飞老师进行了《诱思探究促思维发展——情境诱思,探究体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交流。隋老师结合大量实例,介绍了“情景诱思,探究体验”教学法的应用及自己的感悟,强调情境的设置要高度契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要由浅入深,要具有逻辑性、指向性。情境不仅仅是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导入环节,教师精心组织材料,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所创设的情境中,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参与活动、实践体验,主动构建知识、提升能力。在情境中,学生通过鲜活的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实现生物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最后,市南区生物教研员关茜老师进行了总结,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基于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创设真情境、解决真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并通过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次教研活动展示了我区生物学科“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关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推动了“悦动课堂”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