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798325
在线人数: 1293

我区教师进行青岛市初中化学学科城乡交流课展示

发表时间:2020-12-04阅读次数:2795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师间的交流沟通, 探索高效优质的复习课授课模式,2020年12月2日下午,青岛市初中化学学科城乡交流活动在城阳第十七中学举行,来我区挂职学习的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教研室刘敏老师也参与了学习交流。会上,我区青岛第五十七中学(青岛市第三实验初中)赵秉娟老师展示了《燃烧与燃料单元复习》一课。

家国伟业蕴情怀,复习建模巧提升

本节课以“西气东输”这一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伟大工程作为贯穿其中的课堂情境,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组织,充分实现了对知识的巩固及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以西气东输工程所运输的天然气做家庭燃料切入复习,将国家重大项目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西气东输的时代意义,又从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带领学生深度学习反应实质,提升思维高度,充分渗透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构建以“CO2”为核心物质的物质转化网络图,启发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将知识进行有序存储和内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学习。

课堂环节设计从单元整体出发,关注教材文本,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活动组织有层次、有梯度,体现能力训练的螺旋上升。整个授课过程围绕“悦动课堂”理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探索运用,充分挖掘思维潜能,实现学生“行为”和“思维”的双悦动。同时也将德育教育贯彻始终,带领学生领略国家科技发展与长远规划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同优共进求突破,合作共研促成长

且学且思,且思且行。课后,市南区教研员老师从“一核”、“四层”、“四翼”等方面,交流了基于“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的评价思考;指出要以真实情境承载考查思路,通过应用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学生信息分析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过程应当是立足于立德树人和服务选拔的导向教学,在知识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厚植爱国情怀与国家认同感。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击而发灵光。区际交流方式的多元化为促进学科共同发展注入了生命力,本次活动也为老师们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良好平台,探索了可供借鉴的复习课新模式,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