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789240
在线人数: 29840

我区教师参加青岛市初中地理学科城乡交流活动

发表时间:2021-10-11阅读次数:2625


天朗气清,秋风送爽。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发展,2021929日,青岛市初中地理学科“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施范式研究”研讨会在西海岸新区大村初级中学成功举行。活动分为课例展示、经验交流、互动研讨和专题讲座几个环节,我区青岛第二十六中学苏珊老师进行了城乡交流课展示。

苏珊老师执教的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滚滚长江》一节新授课,教学目标明确,注重方法引导,授课激情饱满。课堂教学主要分为“初识长江—走进长江—感恩长江—保护长江—长江流入新时代”几大板块,苏老师基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努力促进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使学生在视频、图片和音乐中直观感受长江之壮美,并在描图、绘图、选图、用图中,让地图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课堂上,苏老师设计了多个探究任务,从源流概况、河段特征、开发利用、问题治理等方面层层递进,巧妙过渡,使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发现中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材料分析、展示分享等活动,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在研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不断研究探讨中解决问题,在深入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协调观,促进了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的提高。在“长江流入新时代”板块中,学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以及“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渗透了生态文明观教育。

最后,青岛市教研员王志先老师结合《基于情境 问题导向 深度思维 高度参与》的专题讲座进行了评课,对苏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在“双减”政策的新形势下地理课堂该如何转变,苏老师的课给了大家很好的示范。苏老师能以课程标准为抓手,在教学中选择真实情境、创设问题进行引领,不仅考虑空间维度,还思考时间维度,不仅教给学生理性的思维过程,还能加强情感交融,在学生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过程中很好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曲终情未了,余音仍绕梁。我区教师将继续立足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悦动课堂”实践研究,融合最新教育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智慧碰撞、深度研究中积极实践,推动区域地理教学研究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