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393598
在线人数: 2681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发表时间:2002-11-17阅读次数:4512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品德的发展源自于家庭,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家庭,家庭对于儿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的呵护下幸福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于他们的付出,觉得这是应该的,甚至有的孩子会任意指使家长做这做那,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这样的倾向不仅使孩子们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会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容易成为只会索取不会付出,没有责任感的人。所以本单元设计了五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是由<家庭树>、<父母的疼爱>、<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家庭的记忆>、<我想要 我能要>这五个活动主题组成,第一活动主题<家庭树>主要是对家庭结构的认识与理解,着重对家庭概念和家庭关系的形象化的认识;第二活动主题<父母的疼爱>的教育主题是家庭亲情,目的在于让儿童体会父母对于自己的疼爱;第三活动主题<现在的我能做什么>的教育主题则是儿童对父母的关爱与体贴,教育儿童为父母分忧,有家庭责任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第四活动主题<家庭的记忆>的教育主题则是儿童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的发展变化的关系,使儿童形象化地认识自己家庭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第五活动主题<我想要 我能要>的教育主题是合理消费,实际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儿童是进行关心家庭、体贴父母的教育。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其主题既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逐步推进,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单元的总目标: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父母长辈。
2、 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在一年级下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目的是引发学生体验对家庭的基本感情,而本单元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爱自己的家庭,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把握。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家庭树> 2-3课时
<父母的疼爱> 2-3课时
<现在我能做什么>2-3课时
<家庭的记忆> 2-3课时
<我想要 我能要> 2-3课时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本单元中每个主题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活动主题一:<家庭树>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引导学生在了解家庭的过程中,热爱家庭,关爱家庭。
●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感想、思考问题,在整体感知“家庭树”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和想象能力。
● 知识目标: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内容剖析
  本课属于“家庭生活”的范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对家庭概念和家庭关系的形象化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长辈们的关爱。并使学生在激发和深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觉自愿的去关心、孝敬父母长辈。而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建议
1、 教师不要简单地将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学生自己说,说一说自己家庭中有趣的事,难忘的事,自己摆,摆一摆自己的家庭树,自己去发现,发现长辈的辛苦,主动去关心长辈,自主建构出对家庭结构认识的学习过程
2、 注重尊重学生及家庭的“隐私”。学生在学习和交流时,可能会发现同学间家庭的情况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尊重并保护学生的家庭“隐私”。
活动主题二<父母的疼爱>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合作。
● 知识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换位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将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内容剖析
  本课的主题是家庭亲情,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了解父母的付出,在此感情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关心父母,能体察到父母的感受,而让学生将自己的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道德行为,这是本课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要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如:爸爸妈妈如何关心自己的生活,在我生病时,在我遇到困难时等,将自己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表演进行换位思考,唤起学生的回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其辛劳。
2、 努力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在进行说一说怎样关心爸爸妈妈这一环节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将自己的情感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我要帮助妈妈多干家务活,我要自己整理房间,不要爸爸妈妈操心等,而要避免学生说空话,说套话,如:长大后我要怎样样,更不要过多的强调父母对子女学习上的要求。
活动主题三:<现在我能做什么>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初步的观察与调查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统计与记录的能力。
● 知识目标: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引导学生学会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
内容剖析
  本课的教育主题是低年级相应教育主题的延伸和深化。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在此感情基础上,让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体会家长的辛苦,感激家长,将自己的情感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建议:
1、 本课应以情感体验和换位思考为主,不能上成理性的、讲道理的课。例如:让学生统计自己的父母(长辈)一天要做多少事情,如果是自己要做这么多的事情,自己会有什么感受,有这样换位体验,学生能更好的体谅父母,自然想为父母分担了.
2、 再实际生活中如何不做”小麻烦”,可结合各校学生自身实际的情况,找学生身边的例子,如:忘带动西,能不能让家长送来?等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进行讨论,不仅可与学生产生共鸣,而且可指导学生的实际行为,更贴近学省的需求.
3、 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但不能以现实中的某位儿童为反面教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活动主题四:<家庭的记忆>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 能力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计家庭吉祥调动学生的综合想像能力。
●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
内容分析:
  本课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家庭大事记,主要是儿童个人记忆的唤,使儿童回忆自己出生以来家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这些事件对自己家庭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听爷爷奶奶听过去的事情的方式了家庭历史,第三部分美文欣赏是对第二部分的深化,第四部分的创意大赛是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对家庭特点和家庭传统与价值的一种直观感悟,在了解家庭、体会家庭亲情、分担家务劳动的基础,让儿童从纵向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进行家庭传统与家庭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1、 课前要有比较充分的准备,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教给学生方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家里有什么大事发生?你家里有什么特殊的日子?有什么事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等,有了具体的方向,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搜集与处理资料,否则本课的教学活动难以高质量地完成,
2、 本课要以活动为主,但情感体验的分量也很重,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大事记,家里的大事记,说说在自己在里或者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故事,要充分调动儿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本课的活动始终在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氛围中运行。
活动主题五:<我想要 我能要>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能站在父母立场为父母着想,学会感激父母。
●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家庭经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 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经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
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最后一课,是在进行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教育、家庭亲情教育、分担家务教育、家庭历史与传统教育之后设置的以合进消费为主题的教育话题。本课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性的、综合性的教育,了解自己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和用于自己生活学习上的支出在整个家庭中的比例,强化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合理消费意识,是本课要力求实现的教育目标。
教学建议:
1、 本课是一个综合的课,不能上成单纯的勤俭节约课。应准确体现本课所提倡的“合理消费”的现代价值取向。
2、 本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不宜讲授过多。可以让学生合作表演,在商场里买东西,为自己的家庭记记帐,为自己的消费做个记录,对于家庭的消费进行分析,从这些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从而悟出道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活动,例如结合学校组织的一些秋游等活动,不一定局限于课文中的活动。当然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识、感悟,不能强求统一。
3、 本课可能涉及到家庭收入等家庭隐私领域,为了避免学生拿家庭收入的多秒进行攀比,在教学中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公开就家庭收入的多少的进行的讨论。


  刚才我们将本单元每个主题活动进行的了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材,较好地实现我们本课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个实际的课例来谈一谈。
  我们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中的第一部分《家庭树》这一活动主题为例:
指导思想:一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是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二是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三是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的、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应当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引导学生在了解家庭的过程中,热爱家庭,关爱家庭。
(二) 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感想、
思考问题,在整体感知“家庭树”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和想象能力。
(三)知识: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重点、难点:
本课属于“家庭生活”的范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对家庭概念和家庭关系的形象化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长辈们的关爱。并使学生在激发和深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得去关心、孝敬父母长辈。而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 谈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的参与过程。因此,在通过照片介绍家人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说,自己表达,感受家人的亲情。并应注意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穿插拼摆“家庭树”的环节,凭借“家庭树”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及其之间关系问题的兴趣与感知。紧接着安排自己动手摆一摆家庭成员关系图以及家庭成员关系抢答赛,检验并深化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真正理解。在“尊敬长辈的礼节”这一环节中,运用学生日常生活的录像和公益广告片,创设丰富情境,引发学生对亲情的“反哺”,懂得对长辈的责任和礼节。同时在“你能做点什么”环节上设置了三个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将自己对长辈的尊敬关心这种情感体验转换成实际行动,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从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思想。
三、谈学法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当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时,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介绍家庭成员、自己摆家庭成员关系图、自主建构对家庭结构的认识;通过丰富的情景,自己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小组交流、合作、讨论以恰当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四、从四个方面探讨本课的教学:
(一)以身示范 激情导入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关键,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因而,在开课时教师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创设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受亲情 初步认知
在本课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情感、心灵的充盈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在了解家庭的过程中,热爱家庭、关爱家庭。让学生通过照片介绍自己家人以及讲述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故事,感受家人的亲情。同时穿插“家庭树”的拼摆,使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先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三) 摆关系图 理家庭结构
这部分是在学生初步认知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让学
生结合自己家庭实际,把家庭成员之间抽象的关系转换成形象的图示。检验并深化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真正理解。
(四)激烈抢答 强化观念
前面的静使学生自己低头思考,动手拼摆,现在的抢答是
“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表露,在激烈紧张的抢答赛中,学生思维活跃,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了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认识。抢答赛中的小组互考的设置体现了生生互动。
(五)创设情境 回归生活
新教材倡导的是“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在前面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因此,先让学生观看两组现实生活当中两个学生与自己长辈相处的录像,让他们谈感想,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平时的做法。然后出示三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制定出具体的做法,最后播放《爱心传递》这个公益广告片,让学生体会到亲人之间那种相互的关爱,使学生对亲情的体验感悟得以升华。
在整堂课总结部分上,自然过渡到语文课上学过的诗歌《我的家》,加强了学课间的互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然后紧扣  本课课题“家庭树”,首尾呼应,使得家庭树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始终,有效的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们对本单元内容的一些浅显的分析,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还请领导与老师们指正,谢谢大家。


200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