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19612
在线人数: 493

二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发表时间:2003-11-18阅读次数:2746
 
 

各位二年级数学老师:
    大家好!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要在网上进行,请大家积极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进行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老师们可以结合着教参来看这两个单元的教材分析。我分析的内容大多是教参上未有的,希望老师们能静下心来看一看,有些重要之处,老师们可以结合着例题在书上注释一下,希望能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迪。
2、传达本学期数学研讨主题。
    本学期研讨主题在征询了部分一线数学教师的基础上,我区数学研讨主题还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可结合这一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继续进行方面的教学实验,有好的教学一得随时记录、及时反思,争取有所收获!
                                         市南区教育中心  张云萍

                  二年级数学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三、认图形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 四边形的认识
2、 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
3、 有趣的七巧板
二、教材编排特点:
1、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实际体验,知道用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多边形。
2、通过折、剪、拼活动,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换,培养空间观念。
3、用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 通过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 数学思考目标:
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 解决问题目标:
在对图形的折、剪、拼、搭等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并能表达出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学生经历“实践——认识”的活动过程中积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交往、合作意识。
(2)在《有趣的七巧板》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接受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能正确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
五、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这是本单元学习的支撑点。本单元把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按边的数量统一命名为四边形,并在此知识点上通过迁移,让学生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作准备。
第1课时教学第18页例题,完成想想做做和练习三。教材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两块地砖作为例题,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的方法,知道它们都有四条边,从而认识四边形。下面的“试一试”,让学生知道四边形不仅有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其他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数数一组图形的边,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另外,“想想做做”中又安排了“认一认”、“围一围”、“搭一搭”、“折一折”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第2课时教学有趣的七巧板,这是一次实践活动。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活动时,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中的每一块图形,然后从简单到复杂,先是两块、三块的拼搭,再是四块、五块、六块的拼搭,最后是七块的拼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选用哪几块图形?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要拼成某种图形,可以选用哪几块图形?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拼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像、尝试拼图,然后在交流中互评。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经历图形的变换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教学关注要点:
1.要让学生通过看、数等活动认识四边形  
2.在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学生类推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3.在操作和变换中发展空间观念,注意以下几点:
(1)看看、围围、搭搭巩固认识
(2)分分、折折、剪剪感受联系
(3)在图形的变换中加强空间认识
(4)在开放性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
4.实践活动有序、有趣、有效
(1)有序: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
      认识七巧板→两块拼→三块拼→四块以上拼→七巧板拼图案
(2)有趣:体会、感受七巧板的变化和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相同的块数拼成不同的图形
      相同的图形由不同的块数拼成
      不管几块总能拼成认识的图形
      七巧板可以拼成不同形象的有趣的图案
(3)有效:发展空间观念,获得成功和美的熏陶
七、课时安排:(3课时)
认识多边形               1课时
练习三                   1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四、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可分四段: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第24-25页)
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第26-27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第30-31页)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第34-35页)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②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③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④结合具体实例,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2) 数学思考目标:
①在探索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能表述自己的操作、思考过程以初步形成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
②在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 解决问题目标:
①在他人指导下,能从实际情境中、从自己身边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4)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材编排特点:
1.整合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自己探索算法。
知识结构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进行。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100以内的加减笔算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构,教材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整合。
(1) 加减计算交替安排,穿插进行。例如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次加减法穿插进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显得单一,容易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2) 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已经有加减口算的知识和经验,探索算法也比较容易,因此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从加法计算类推到减法计算,也节约教学时间。
(3) 进位加和退位减由特殊到一般地安排教学内容。由于进位加和退位减都是关于“10个一是1个十”在计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处理,所以“满十进一”和“退一作十”是正确计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关键。对于进位加,教材先安排个位相加得10的情况,着重解决“满十进一”的问题和,便于学生理解个位上满十进一的道理。当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后,再让学生“试一试”计算进位加的一般情况,学生就能很快掌握。对于退位减,教材也作了相应的安排,让学生先学习个位上0减一个数不够减的情况,再让学生“试一试”处理个位上不够减的一般情况。这样由特殊到一般地安排进位加和退位减,突出了进位和退位的关键。
2、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解决问题和计算融合起来。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索算法的起点是问题,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出新的计算,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是融合在一起的。二是许多计算的练习和解决问题也融合在一起。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重视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3、4条教参43页有详细介绍)
四、教学建议及教学策略指导:
1.让学生在探索经历算法发展过程中,体会并学会加减法笔算的方法。
(1)学生认知既有共同规律,也有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预以关注。
(2)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机会
    教材打破了“教材设计算法 — 教师示范算法— 学生记忆算法 — 训练强化算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经历“面对实际问题 — 主动探究算法— 讨论交流算法 — 体会获得算法”的过程。如课本第24页、30页、34页例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供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探寻、体会算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会计算,要注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具体注意以下两点:
    ①注重学具的使用,让学生借助学具来探索笔算方法,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
    在不进位加的学习时,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算珠进行计算,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获得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直接经验,接着提示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并完成竖式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减法笔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完成由口算到笔算的发展;在进位加和退位减里,教材同样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来体会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学会进位加、退位减的笔算计算,完成由不进位、不退位到进位和退位的发展。教材在这里没有告诉学生加减计算的笔算法则,只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受计算的方法,完成算法的发展,学会加减笔算。老师们也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去归纳计算的法则,可以让学生说说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说一说。
②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索的基础上理解和学习笔算 
可按以下步骤具体教学:   
提出如何计算 → 利用已有经验探索 → 交流各自的算法 → 感受加减原理 → 形成笔算方法 → 迁移到同类计算
2、联系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解决新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用加(减)法解决的新的实际问题。教材从学生摆花片的游戏活动开始,让三个学生摆花片:一人摆11个红花片,另一人摆绿花片,要比她多摆3个,于是就产生了新的问题:绿花片要摆多少个。教材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小组的相互合作中通过实践操作,感悟数量之间的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可以先让学生摆花片,根据多(少)摆几个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用花片来排一排,在操作中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感受到11个再添上3个就是绿花片的个数,联系加法的含义列出加法算式来计算解决,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感受和体验。可按下面步骤具体教学:
提出数学问题 — 提示操作、激活经验 — 用学具寻求方法 — 抽象成算式解决问题
(2)在练习中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解决问题。
 ①用直观形式为解决新的问题作准备。(书25页第4题)
  ②适当进行比较,理解数量间的联系
求相差数与求多几的数比较(33页第9题) → 求相差数与求少几的数比较(37页第9题) → 求多几的数与求少几的数比较(39页第5题) → 三类实际问题比较(39页第6题)
③把计算应用到解决具体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里(33页第9题)
收集信息、组织信息,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
处理信息、沟通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应用能力
 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利用情境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 感受问题的多样性和数量之间的联系 — 运用计算解决问题(35页第4题、37页第10题等)
3.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估算也是一种计算方法,要让学生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和进行估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例如练习四第8题,本身并不需要有精确的结果,而且生活也大量存在,它所需要的只是一种估计。学生经常这样估计,就可以加强把数学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联系起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产生估计的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对计算或者具体问题结果的估计,经常需要对数的实际意义的感受,需要对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作出一定的判断,需要灵活地选择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的推理,逐步积累实施计算的经验等,因此加强估算将有利于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结合加减运算,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估算,例如练习四——练习六里都安排了“你能看出得数是几十多吗”这样的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习题的作用,让学生进行估算,以逐步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4、关于复习的安排
(1)分两大部分安排复习,有层次地编排。1——4题是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5、6题是复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7题是找规律。
各部分编排时都是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层次来安排。
(2)通过算一算、比一比整理加减计算。
     如复习第1题,让学生先算一算,再比一比,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复习了加减的计算方法,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3)通过比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复习5、6题,都要让学生比较条件的不同,感受到几个字的差别,表示的意思也截然不同,所选择的方法也完全不一样。
五、课时安排:(12课时)
不进位加、不退位减                      1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时
练习四                                  2课时
进位加                                  1课时
练习五                                  2课时
退位减                                  1课时
练习六                                  2课时
复习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