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
发表时间:2004-10-24阅读次数:27723
课
题 |
落花生 |
课
型 |
新授 |
课
时 |
2 |
教
材
简
析 |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借花生的品格,讲明做人的道理。
|
教
学
目
标 |
1、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用,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是一个人真正的“体面”,这是本文的主旨。
2、 初步学习在自读、交流后,把要点复述一遍。
3、 分角色朗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教 师 准 备 |
花生实物或课件 |
学 生 准 备 |
课本 |
教
与
学
活
动
过
程 |
教学环节 |
实 施 过 程 |
设计意图学生表现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同学们,你看我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花生实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美花生的文章。这种植物有长柄,开黄花,花落生果,果实生长在土里,所以叫落花生。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十分喜爱花生的品格,生前曾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文章。
|
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明确落花生就是花生。
1.自由读课文,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谈感受。 |
|
|
|
|
|
|
|
|
|
|
|
教
|
教学环节 |
实 施 过 程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与
学
活
动
过
程 |
二、 理解感悟
三、 品尝花生,谈体验。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课文 |
快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如:“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它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指名说。师板书:种 收 尝 议
学到这,同学们想尝一尝花生吗?
师分发花生.想不想说什么?而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录音):
小结:落花生真正具有默默奉献(可以板书)的品格。
出示学习提纲:1. 认真读课文。2. 画出种、收花生词句。3. “居然”是什么意思?说明大家心情怎样?用“居然”说句话。4.填空:“花生节”的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5.有感情地读一、二小节。
|
快读,读后讨论
想
生听录音,感受父亲普通而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利用不同的读书形式与要求,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自学一、二小节。生围绕自学提纲分组自学课文,同组之间相互汇报学习结果。 |
参与比赛,在热情洋溢的掌声中共同进步。生充分自由读课文,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进行感悟,说说自身感受。 |
教
与
学
活
动
过
程 |
教学环节 |
实 施 过 程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二、创设情境
三、联系实际,交待作者。
四、 指导认、写生字。
|
让我们再一起走近落花生,花生节的那个晚上……(轻音乐)
1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和落花生一样(投影出示):春蚕、粉笔、蜡烛。
2. 作者许地山也像落花生一样。资料: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坤,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原籍福建龙溪,生于台湾。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你能正确地写出这些字吗?注意观察一下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指导书写。
|
回顾课文,音乐感受默读课文。
在音乐中默读课文看投影,相互交流春蚕等的好处。
读介绍许地山 资料。
开火车朗读
学生分组学习。想好办法记住生字。全班交流。
分组自学每个生字的笔顺。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价。 |
培养同学们的默读习惯与能力联系实际,注重思想教育,进一步突出作者。不仅利于情感的初步体验,而且培养了同学们正确的人生观.
|
板
书
设
计 |
落花生
种 收 尝 议
默默奉献
|
作
业
设
计
|
必做:
抄写生字词,练习读课文。
选做:
认真阅读父亲说的“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一段话,回答下面的问题。⑴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
教
学
反
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