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62883
在线人数: 10652

《3.我的小贝壳》——自然篇教材分析

发表时间:2005-03-15阅读次数:2205

3.我的小贝壳

贝壳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小“宝贝”,当孩子们在海滩或小河边发现一枚美丽的贝壳时,往往爱不释手,同时好多个“为什么?”也在悄然而生,“贝壳为什么会有花纹?”“贝壳是怎样走路的?”“贝壳怎样吃东西”……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兴趣的引领下展开对贝壳的观察研究活动,使孩子们从快乐而有趣的探究活动中求得新知,习得能力。 

一、框图说明:

 

情景导入

情景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贝壳来源的情景图。

设计目的:明确本课要探究的事物,并引导学生能留心从自己身边搜集要研究的事物,提示学生只要留心就能够搜集到可爱的贝壳,激发学习兴趣。

 

 

 

 

神奇贝类大世界

(探究过程一)

由四部分组成

给贝壳分分类

本环节通过呈现一组学生给贝类分类的情景图以及一句提示性语言引出的资料卡,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确定自己的标准进行初步分类,并利用资料卡拓展学生视野,初步了解贝类的有关知识。

交流与表达

回音壁的成果卡为学生们准备了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旨在引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相互的交流。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质疑台

通过质疑台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并给学生足够的地空间,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和准备。

我们来研究

教材呈现出了关于贝类的两项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提示,旨在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能初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加以实施。

 

 

 

 

 

 

 

 

 

 

 

 

 

 

 

 

 

激发创作欲望(一起来欣赏)

提供一组美丽贝壳工艺品一起来欣赏,产生共鸣,激起创造兴趣。

亲自动手实践(动手做一做)

提供一组情景图以及提示性语言,巧妙的引领学生进行先动脑勾勒再动手实践的科学探究方式。

美丽贝壳工艺品

(探究过程二)

由三部分组成

 

 

 

 

 

 

 

 

交流展示成果(大家评一评)

教材通过呈现一组生动活泼的学生评价情景图以及两句关键性的提示性语言,引导进行成果的展示及评价,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贝类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2.了解贝的种类、外形及结构特点;

3.知道贝壳可以制作成工艺品。;

4.能在观察研究后,对贝壳特点进行比较完整的描述。

过程与方法:

1. 亲自经历动手实践的研究,尽可能多的认识贝壳的特点;

2. 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贝壳的知识;

3. 运用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开展贝壳特点的研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探究的乐趣;

2. 培养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活动建议:

本课围绕学生很感兴趣的美丽的贝壳开展研究活动,通过对贝壳的种类及习性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引导学生在对研究对象的细致观察中,了解和认识事物,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海洋,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知识,进一步将学生的眼光引向海洋研究这一领域,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珍爱生命,及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情景图,几个学生在交流搜集各种贝壳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搜集,去认识,去了解各种贝壳。明确本课的探究目的,激发学生对贝壳的喜爱之情及探究欲望。此活动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让学生去发现贝壳,认识贝壳,帮助学生了解贝壳的生活环境及用途,上课时的第一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交流展示他们搜集的贝壳,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贝壳,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二部分:神气的贝类世界

探究活动过程呈现的是四个活动主题:“我们来给贝壳分分类”、“关于贝壳我们还想知道”、“我想这样来研究”、“把我们搜集的贝类资料交流一下吧”。

    活动一:我们来给贝类分分类。教材呈现的是一组学生给贝壳分类图,分类的标准让学生自主确定,可以按外形特点分类、可以按活动方式去分类、也可以按生活环境去分类……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筋想出更多的分类方法,通过给贝壳分类,可以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各种贝类,从而更深入细致的去发现贝类的各种特点,认识不同种类的贝壳有不同的特点。在学生自己观察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卡,给学生提供一份贝的分类的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二:提出问题,确定探究主题。通过提示语“关于贝类,我们还想知道……”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交流中确定好自己在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活动三:我想这样来研究。通过两幅情景图,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研究活动。由于受课堂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有好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法展开研究,可通过语言引导“还有好多问题,让我们课后去寻找答案吧!”引导学生继续保持探究的热情,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活动四:把我们搜集的贝类资料交流以下吧。这一活动需要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贝类资料,让学生运用各种形式从不同渠道搜集,以获取丰富的资料,结合前面的研究活动的研究成果,在“回音壁”中整理展示,使学生对贝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

第三部分:美丽贝壳工艺品

首先教材提供了几组美丽的贝壳工艺品让学生欣赏,使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创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做。通过提供一组情景图以及提示性语言,巧妙的引领学生进行先动脑勾勒再动手实践的科学探究方式。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在大家评一评的活动环节中,教材通过呈现一组生动活泼的学生评价情景图以及两句关键性的提示性语言,体现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个性评价,又关注他人的评价,力争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在教学活动中也应加以体现。

建议本课教学活动时间为2课时。

四、评价建议:

    本课教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能以小组参与或个人参与的形式经历各种活动

⑴ 能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活动;

⑵ 能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⑶ 能自主确定探究主题,并能设计研究方案按一定顺序进行探究活动;

⑷ 能合作探究、群策群力的解决问题。

2.学生能将探究兴趣延伸到课后,课后能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3.能运用各种形式将不同渠道搜集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并能善于交流,乐于与他人共享资源。

4.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操。

评价形式可根据活动内容及方式进行相应的设计。注意体现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个性评价,又关注他人的评价,力争体现评价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