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668839
在线人数: 21751

德县路小学古诗词诵读活动小结

发表时间:2005-06-28阅读次数:3336

诵读中华古诗文,弘扬传统文化

     --古诗诵读活动阶段小结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丰富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学期以来,我校结合教育中心期初布置,大力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采取“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一、创设氛围,激发诵读兴趣

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以及黑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丰富活动方式,提高诵读质量

①、利用上午上课前20分钟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小目标。

②、每周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用于对本班古诗词背诵进行辅导。每周五最后一节课,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词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赛;

③、在每天中午的学生练字时,将当天早上所吟诵的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④、每天轮流抽1名学生在教室中播放自己录制的古诗朗读录音;

⑤、每月都有关于诵读古诗文的专题活动,背诵擂台赛、诗配画展览、古诗文专题板报;

⑥、每位"班级当家人"在"当家日志"上抄写一首诗,让同学们背诵下来。

三、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审美能力

①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

②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③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古筝声声传诗韵,朗朗诵读迎面来。” 本学期学校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下学期学校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大研究的力度,如:加强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进行大量有效快速的积累,探索其最佳途径;加强课堂上古诗词对人文素养形成的研究;研究古诗词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探索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加强优美诗句的多向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记忆和运用。

一学期的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相信随着诵读活动的积极、主动参与,我们的学生一定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