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17196
在线人数: 20163

苏州学习体会

发表时间:2005-11-16阅读次数:481

      这一次的苏州之行让我领会到了很多,看到现在的艺术课中的课堂的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不搞花架子。 曾经记得课改前,大多数教师还没认识到小学艺术教育是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开发潜能的学科,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手段。曾记得以前的音乐课,那种仅仅把音乐课当成技能课的教学,自然会在音乐课中忽略掉很多音乐本该具有的内容,使音乐课听起来,老觉得枯燥乏味,信息量很小。而新课程不再只是体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的“文本课程”,它是能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体验课程”,在这里, 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这样的课程,本质上已经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提供相同的普遍性知识内容,而是主张用产生于背景中的艺术启动学生的思维。在这种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于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使它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我区艺术实验工作就是本着这一原则,通过教研、反馈、交流、总结,让教师们在学习交流中,真正理解、消化艺术课程的新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自觉实践、主动创造的教学行为。通过实验,不少教师都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的教学思路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教学内容丰富了许多,教学方法改变了许多,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型综合艺术课程的的出现,艺术教学充满勃勃生机,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信息,而且使学生的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但同时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相应的困难。艺术课程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综合能力强的教师”,但是,就我区目前教师的师资情况来看,大多存在着“专职专能”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区教体局、进修学校、教研室成立了艺术骨干培训班,定时、定点聘请音乐、美术专家为音乐、美术教师进行交叉培训,使艺术教师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发展。现行的艺术课程实验中,这一现象正在发生变化:教师有了学生意识,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几乎成了教师的口头禅;教师有了童年意识,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这是不少实验教师发出的共同心声。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们大胆的将游戏、故事、表演等形式带进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成为朋友,学校才会成为乐园。当然教师还要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祥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教师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