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年 级 教 材
音 乐 侧 重 的 教 学 重 点 内 容 提 示
全册共有歌曲14首;欣赏曲目17 首
一、14首歌曲:选取7首作为重点演唱曲目
第一单元:《童年的小竹笛》准确把握休止符、八度大跳;衬词部分的节奏感和跳跃性的表现。
第二单元:《保护小羊》附点音符和重拍的准确表现。
第三单元:《小蜜蜂》 旋律浮动,二声部的旋律配合。
第四单元:(没有歌曲)
第五单元:《侗家儿童多快乐》典型的前八后十六节奏;两声部的配合(或以节奏配合的方式练习)
第六单元:《学雷锋》休止符表现准确;表情、语调语气演唱到位。
第七单元:《小螺号》装饰音以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表现;《月儿弯弯》一字多音和转调处的音准把握,结束句延长音的表现和理解。
▲ 重点歌曲的演唱要求:
1、 旋律、节奏准确;
2、 咬字、吐字清晰;
3、 流畅、富有感情
▲ 非重点歌曲学习要求:
可做课堂教学的导入、铺垫、衬托等内容来设计运用。非重点歌曲也应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以听赏形式出现并能够听出歌曲的基本情绪。
二 、17首欣赏曲:选取10首重点欣赏
第一单元:《牧童》情绪;感受两声部;切分音的寻找与配合表现;歌曲的出处;
第二单元:《赛马》乐器名称;乐段变化及表现内容;《马刀舞曲》听辨演奏乐器,理解乐曲表现内容;
第三单元:《野蜂飞舞》听辨演奏乐器;理解把握音乐要素——“速度”对音乐形象的作用;
第四单元:《回声》体会、感受音乐强弱对比带来的回声效果; 知道乐曲名称;
第五单元:《歌唱美丽的家乡》知道自由的节奏是苗族音乐的特点
第六单元:《雨花石》知道歌曲名称;知道歌曲表现情绪和内容;
《歌唱二小放牛郎》知道歌曲演唱形式和表现内容
第七单元:《请到天涯海角来》能感受出歌曲的情绪
第八单元:《天鹅湖》感受音乐情绪及表现内容
▲ 重点欣赏的总体要求:
1、 知道乐曲名称;
2、 熟悉乐曲旋律;
3、 了解乐曲表现内容;
4、 简单掌握乐曲中的基本要素给乐曲带来的情绪、内容的变化
▲ 非重点欣赏曲目学习要求:
非重点欣赏曲目可作为学习背景音乐出现,让学生感受相应的情境内容。
三 、其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1、 竖笛学习:(1)音阶吹奏:F或C调;(2)《童年的小竹笛》《小蜜蜂》《月儿弯弯》
2、 常用乐器的使用:实际运用能力。例:为歌曲选用合适的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
3、 听辨不同的节奏型,模仿拍击。
4、 京剧三大件的认识和听辨。
5、 单元中人文情感的理解与内化。
五 年 级 教 材
音 乐 侧 重 的 教 学 重 点 内 容 提 示
一、学唱歌曲:
第一单元:《七彩桥》《小桥流水》一字多音圆滑线的表现;符点音符的表现《小竹桥》;
第二单元:《泥娃娃》变音及前八后十六的表现;唱出情趣;知道反复记号的运用;
第三单元:《小白船》三拍子的表现;两声部的配合《静静的听》《月亮歌》欢快跳跃的感的把握,区别于《小白船》的情绪
第四单元:(没有歌曲)
第五单元:《小小骆驼响叮当》第一声部的演唱,节选第二声部部分旋律;休止符的表现四度音程的掌握《青藏高原》《八哥鸟》
第六单元:《采茶舞曲》
第七单元:《贝贝猫猫》《爱的人间》弱起小节以及符点音符的运用;两个乐段情感的变化处理
第八单元:《春游》竖笛方式学会歌曲,把握相同乐句的处理;《儿童在游戏》竖笛方式学会歌曲,以卡农形式演唱演奏歌曲;
注:阴影部分必唱歌曲,其他可做歌曲欣赏。
二、欣赏歌曲:
第一单元:(没有乐曲欣赏)
第二单元:《楚歌》
第三单元:《春江花月夜》能听出主旋律,对音调的“延续”能够理解并能分辨;能查找有关表现月亮的艺术作品
第四单元:《小狗圆舞曲》音乐中速度与内容情境的关系理解,《江雪》《魔法师的弟子》《大象》感受、理解音乐的力度、情绪、音调的变化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第五单元:《鳟鱼》理解歌曲中不同角色代表的不同社会人物;体验音乐伴奏型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情绪。
第六单元:(没有乐曲欣赏)
第七单元:《歌声与微笑》
注:阴影部分重点欣赏曲目。
三 、其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1、竖笛学习:(1)、F或C调音阶 (2)吹奏曲目范围:《泥娃娃》《小白船》《月亮歌》《爱的人间》《春游》《儿童在游戏》《歌声与微笑》
2、常用乐器的使用:实际运用能力。例:为歌曲选用合适的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
3、音乐家的了解:
4、单元中人文情感的理解与内化。
▲ 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关注学生:
1、 关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自信心、准确性。
2、 学习方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 即兴创作不要成为教学的装饰品,如果有,必须体现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提高。
关注音乐:
1、 深刻挖掘音乐作品与单元主题、人文情感的关系。
2、 分析音乐作品,设计有效的、服务于音乐的活动和策略,音乐侧重的 音乐特点。
3、 围绕课时、单元确立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关联性、体现一定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