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1776
在线人数: 17831

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研究 提高音乐教学效益巧设提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发表时间:2006-06-27阅读次数:1258

市南区实验小学 艺术组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问题肤皮了草,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2、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3、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

二 所要解决的问题

注重音乐课堂中问题设置的实效性,使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和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创造性地涉及问题是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问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功能,突出对学生问题一时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部既能学到知识,更能学会学习与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学生提问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巧设疑问,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信息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四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将被动的集体灌输改变为主动的个体探索,将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参与,将学生与知识的间接关系改变为直接关系,将教师引起外在兴趣改变为自发的内在动力。

五 课题研究内容

   教师在设计的课堂提问中如何做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怎样使提问具有明确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充分把握问题的广度、深度、坡度和难度。

六 课题组成员

     课题研究主持人:庄惠丽  市南区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 

     课题组成员:闫    市南区实验小学音乐教研组长 

                     市南区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市南区实验小学艺术教师(新教师)

七 研究步骤及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4年9月)

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作法。

(二)课题研究阶段: (2004年9月——2005年6月)

第一阶段: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2004年9月——2004年10)

第二阶段:优化课堂提问的结构(2004年11月——2004年12月)

      第三阶段:优化课堂提问的形式(2005年2月——2005年4月)

第四阶段:优化课堂提问导学关系(2005年5月——2005年6月)

 

课题组教师每半个月一次课题实验反思,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课堂中设置提问的一些好的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

课题组每个月进行一次专题研讨,进行课堂观摩,并邀请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其他教研组的教师参加,并进行专题评析。

九月份:观摩庄惠丽老师的音乐欣赏(五年级)——《瑶族舞曲》  观摩王娜老师艺术(二年级)——《秋天的树叶》

  十月份:观摩王琪老师的艺术(音乐)课(四年级)——《竹韵》

 十一月份:观摩闫杰老师音乐(五年级)——歌曲新授《看龙船》

 十二月份:其他学科教育研讨交流

           观摩刘轶群老师美术(五年级)

           观摩刘康老师语文(四年级)

           向全校老师汇报阶段研究成果

2005年1月——2005年6月月研讨计划见补充计划)

在校园网艺术专栏设置课题研究专栏,及时发布研究进展及其成果。并设置课题研究论坛,请全校老师和同学关注和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三)课题总结阶段(2005年7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从音乐课堂提问设置的理论依据、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总结出该课题研究的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同时就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及推广宣传,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八 课题研究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资料展示(包括:文字、照片、录像以及校园网展示等等)

    2观摩课及评课研讨活动

    3课题论文交流

    4由学校领导,其他教研组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课题论坛。

 

 

                                                 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