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学校开展的有效作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教研组根据校领导对三年级数学作业提出的意见,以及我们三年级教研组在教研中的探讨,我们认为目前三年级数学作业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一)如何设计作业、练习,使训练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
(二)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如何关注。
一、案例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部分中,部分学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零散,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目很灵活。由于遇到困难,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惰性,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不认真思考,导致作业的正确率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三年级教研组精心挑选了一份实践作业如下:
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 ),这一天是( )节。推算一下,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
根据上面的信息编制今年6月份的月历表
星期日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1.独立完成,不靠父母的帮助
2.制作月历表要求美观大方,进行评比。
二、交流过程及措施
1.按要求填空,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
2.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制作月历过程(观察并借鉴了家里的哪个月历,用的什么材料)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做这份实践作业的时候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作业你对哪些知识印象更深了?
三、取得效果
这份实践作业涉及知识面广,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主要考察了以下知识:能看懂日历格式,能通过日历判断出这一天是星期几;了解一周有七天,能正确判断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了解一年中的节日,增加生活经验。
通过这份实践作业,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数学素养。通过这份作业,学生收获了知识,也为我们今后有效作业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我们今后将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进一步通过有效作业的布置及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