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青岛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研讨会在燕儿岛路第一小学举行,会议由我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研员许占斌老师主持,来自市北、四方、崂山等各区市的教研员及骨干老师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我区燕儿岛路第一小学的穆琳老师展示了市级公开课。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同课异构教学交流——‘生活化、探究式、活动型’教学探索”,共有四位教师围绕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这类事,该怎么办》这一课题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展示。我区穆琳老师进行了常态课堂教学展示,穆老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设计了“童眼看校园”、“童眼看市南”、“童眼看生活”三大活动板块。课堂上,老师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学生的探究与合作以及真实生活和体验,使课堂贴近生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表现精彩纷呈,课前的调查、课堂上的大胆展示、小组合作的即兴表演等,都给与会的领导、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体验、探究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实现了知行的和谐发展,使品德教育更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实践,更具有实效性。接着,来自市北、崂山、李沧区的三位老师分别围绕同一课题进行了模拟课堂教学展示,三位老师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和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都给与会老师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与收获,实现了“此时无‘生’胜有‘生’”的效果。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评课,大家一致认为这四节课虽然“同课异构”,但殊途同归,最终都回归到品德课的“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教学要求上,普遍感觉不虚此行。“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实现了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教师的生命质量在对话中得以提升,精神得以解放,教学有了更多的创造空间。
本次活动在我区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市品德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也为全区品德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