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早晨,天气依旧阴冷,经过了昨天尚德实验学校的学习,大家对今天上海实验学校的学习之行充满期待。当昨夜的薄雾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2014级新教师在谭廷慧主任和从徳娟老师的带领下,已乘车早早来到了上海市实验学校,接待我们的是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员郑新华博士和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仇虹豪副校长。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映入眼帘的便是这般清新自然的校园景观。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理念,走在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前沿。学校学制特色是十年一贯弹性学制,课程结构由核心课程、学养课程和特需课程三部分构成,其教材由学校自编,打破学科学段,整合成500多个知识点形成实验课程教材和STS校本课程学生用书。
一、走进课堂----近距离体验《STS校本课程》
因为提前来到上海市实验学校,我们很幸运地多听了一节陆如萍老师的心理课—《莱莉的烦恼——情绪管理ABC》。课程伊始,陆老师通过短片让孩子们认识了莱莉的五个朋友-乐乐、怒怒、怕怕、忧忧、厌厌。陆老师用五种情绪的小粘贴分别代表五个情绪好朋友,让孩子们贴在额头上借此把孩子们带入到各自的情绪角色里。课堂的高潮是情绪识别的环节,通过几个来自课前学生提供的事例,让情绪涉及到的孩子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达此刻的情绪,并说明自己做出这种情绪反应的原因。
活动过后陆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重点——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引导孩子们自主地发现影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所以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改变情绪。为了让学生真正将ABC 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陆老师设计了案例分析——招回乐乐环节,借助小组合作卡分析想法和情绪及后果,进一步体会了ABC 理论中事件、想法和情绪三者的关系。陆老师在课上耐心聆听孩子们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他们的思想,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要学会聆听孩子,这样才能打开心与心沟通的大门,才能更好的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修炼成功,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
第二节是王瀛智老师的《STS校本课程玉器文明交流》。这一课使我们对STS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以此来应用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去。STS 的涵义是S代表SCIENCE科学,T代表TECHNOLOGY科技,S代表SOCIAL社会。课程伊始,王老师展示了实验学校国际部同学制作的关于玉器知识学习的微视频,并向学生介绍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随后王老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上台展示他们所搜集的关于玉器的相关知识。学生的表现让我们惊叹不已。他们二人合作,穿插表演,思路清晰,表述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整节课行云流水,课程的整合让学生既增长了玉器知识,又锻炼了研究能力。这节课上,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理念。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大胆表达,精彩之处,掌声不断。我们每位学员在不知不觉中对STS课程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午间沙龙-----与指导教师间的精彩互动
午间的沙龙交流,我们有幸与上午的《莱莉的烦恼——情绪管理ABC》课授课教师陆如萍老师共同探讨心理教育。我们被陆老师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而折服。通过互动,陆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如何在日常课堂中尊重学生的看法,同时给大家推荐了一些例如《登天的感觉》等心理学书籍,让我们受益匪浅。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学生的支持者,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才能唤醒生命本来具有的智慧与能力,遇见生命的多彩与美好!
虽然半天的学习时光告一段落了,但是老师们的热情还在持续升温!感谢市南教育研究中心的各位领导老师给了我们这般宝贵的学习经历。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充实自己不断成长!
2014级新教师 中学二组供稿
2016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