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763118
当前在线 4000

热“观察”,冷“思考”

发表时间:2017-03-28阅读次数:1818

      为了提高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学员科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3月22日,市南区邀请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郑新华博士,为本培训班全体学员进行了“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评价”专题培训。

     对于课堂观察,学科带头人班的老师们并不陌生,此前大家自主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主编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系列丛书,对借助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的方法、步骤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学员的已有认知情况,郑新华博士为学员们设计了个性化培训内容,并提前推送了8篇文章,供学员们前期学习。

      当天的培训采用归纳推理、合作体验的方式进行。结合前期的自学,郑博士首先引导学员们思考了一系列问题:为何做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有什么用?谁是课堂观察的主要对象?课堂观察到底看什么?以及观察者应该做到课堂的哪个位置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他以“语文阅读能力的观察和测量”的课堂观察案例,引导大家对课堂观察与教学改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深入思考。接下来的培训采用小组合作体验的方式,结合郑博士提出的讨论话题,学员们再次阅读了学习材料,并通过个体辨析、小组讨论、集中分享,进一步明确了课堂观察对课堂教学评价(学习目标达成、学习状态投入、学习方式展现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深入了解了课堂观察的程序、操作模式、观察方法、评定方式等。

       三个半小时的培训,老师们脑洞大开、畅所欲言,这种讨论一直从课堂上延伸至微信群里。在热议课堂观察的同时,也有老师们对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改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冷思考。

    

首先,要去除“庸俗化”,实施科学观察。7中的田荣老师认为:通过郑博士引导我们分组对课堂观察的案例分析,使我对课堂观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以前对课堂的经验性分析,到现在以服务于教学改进,多视角、多渠道、可量化的课堂观察,我们的听评课将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这种课堂观察初步实施会有难度,但是它对授课人的磨课、教学设计、教师的素养提升都将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改变“被听课”,实现同观察。24中的刘彬主任在学习体会中写到:有了《教学设计与学习行为表现课堂观察一致性简案》,使执教者和观察者目标一致,让观察者在课堂上更易操作,特别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课堂观察有了便捷有效的抓手,执教者、观察者都能参与其中,后续听课过程中我准备再进一步学习和尝试。再次,变“个体改进”,为“合作研究”。基隆路小学的刘新颜老师有这样的感受:我在学校里不仅要教好自己的课,今年还负责带教区域内新教师,课堂观察是一种很好的合作研究,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变为亲密的合作伙伴,重在准备、重在证据、重在研究、重在双赢。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对今后指导新教师发展、改进自己的课堂有了具体可行的抓手。最后,摒弃“主观意志”,关注学习发生过程。新昌路小学的韩敏主任认为:对于我们日常的听评课来说,从关注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度到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不仅是关注点的转变,更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保证,通过科学、规范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学习表现及分析背后的心理原因,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生的过程,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今天对于课堂观察的深度认知,我们也同样经历了学习发生的过程。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一种技术、一种合作,从学习到运用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我区教学实施的骨干力量,区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老师们将不断学习、积极实践,通过课堂观察等先进的教育技术实现自身和团队的改进、成长。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201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