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类”文体——多元助推、单元整合
《恐龙》《海底世界》《练习五》整合尝试
本学期,在中心李老师的带领和组织下,我们各个区片的老师们针对“多课推进,单元整合”这一主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我们中片和东一片的老师们合作,共同针对“说明类”文体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和分析,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多元整合的尝试。
当下有句非常热门的话:“得语文者得天下”,我们语文学科所承载的责任和在人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远比我们意识到的多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学科的认识应该放宽、放远,今天,我们所做的尝试,就是想以语文为载体,借助各种形式和手段来丰富语文,同时将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素养形成的过程。
在苏教版第六册中,《恐龙》和《海底世界》这组课文既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初步认识到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几种常用说明方法。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将这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人文和科学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本册书中练习五“处处留心”正是训练“打比方”这一写作方法的机会,因此我们基于课标,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点,制定整合方案,并尝试将单元组中这两篇课文与练习五中写“打比方”的练习相整合,读写结合,系统高效地让学生了解“打比方”这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和它的表达效果。
单元整合的课型模式:整体引读课、例文教读课、拓展阅读课、习作体验课、综合练习课。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整体引读课归类识记单元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运用联系生活进行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
2.通过例文教读课以《海底世界》为例,初步了解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
3.通过拓展阅读课以《恐龙》为例,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后,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素养。进一步明确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完成练习五中打比方方法相关练习,为习作体验课做准备。
4.通过习作体验课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练习描写一种恐龙,尝试运用说明方法介绍恐龙特点。并在同伴中充分交流评价习作,修改完善习作。引导学生迁移写作方法,将作比较运用到平日的习作练习中,修改写人习作。
5.通过综合练习课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说明文文章脉络,对于本单元知识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综合练习课,指导学生结合《恐龙》一课课后题,学会根据研究对象搜集、筛选、分类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搜索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整体引读课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海底世界》、《恐龙》,重点指导运用分类识记的方法正确书写“底”,并与“低”“抵”“纸”等字区别。读准“匕”“戚”等字的读音,运用理解字义的方法区分“型”和“形”,借助分析字源的方法正确书写“畏”。
2. 运用联系生活进行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运用抓关键字解词法理解“望而生畏”的意思。
例文教读课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
2.重点阅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在感受海底动物多样的活动方式的同时,初步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拓展阅读课教学目标:
1.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课文介绍的几种恐龙的名称及特点,激发对恐龙的探秘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
2. 绘制思维导图,初步梳理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进一步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课文是怎样形象地介绍恐龙的特点的,感受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练习五》尝试写打比方的句子。
习作体验课教学目标:
1. 通过习作体验课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练习描写一种恐龙,尝试运用说明方法介绍恐龙特点。并在同伴中充分交流评价习作,修改完善习作。
2. 引导学生迁移写作方法,将作比较运用到平日的习作练习中,修改写人习作。
综合练习课教学目标:
1. 通过综合练习课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说明文文章脉络,对于本单元知识学习进行查漏补缺,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通过综合练习课,指导学生结合《恐龙》一课课后题,学会根据研究对象搜集、筛选、分类整理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搜索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呈现给大家的是对《恐龙》、《海底世界》、《练习五》这种说明类文体整合的一些初步构想和大胆的尝试。由于时间有限,很多构想可能还未能在课堂中实践,一些思路还没有机会进行更好地碰撞与融合,但我们希望能从这些尝试中去发现,去寻找到最适合语文课堂教学也最能够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希望李老师和在座的老师能够为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