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1644770
当前在线 2856

九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发表时间:2017-09-19阅读次数:5789

九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中学美术必修美术教育课程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课时安排:   15-18课时 

任课教师:项怡

学校:青岛五十一中

日期:2017.8

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针对于初三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对于对知识要求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日趋强烈,在课堂上将多以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学科内容分析;

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评价,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知识、技法和技能,将传统理论和现代思潮相结合,深入美的探索与学习,以提高综合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式:

问题驱动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实施。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交流,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善于类比和反思,查漏补缺,定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合作学习。建立合作小组(指定或自由组合),根据课堂主题的需要进行讨论、分享、互评互助,达成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课程目标 

学习目标

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

确定三个维度上的学期/模块目标: 

知识和技能: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和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

情意、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设计的主要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干事和见解。

用多种美术媒介、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活动 

描述每个单元的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包括形成性评价)的安排和课时数。

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2课时。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异彩纷呈的带雕塑、工艺、建筑》。

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一般欣赏方法,并能够大胆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中国古代美术名作进行简短的评述,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二单元《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5课时。

《剪纸》、《编结艺术》、《线材造型》、《蜡染与扎染》、《彩塑》。

 通过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在掌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艺的同时,还应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第三单元《土与火的艺术》,2课时。

《陶瓷艺术作品欣赏》、《制陶工艺》。

通过欣赏陶瓷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之美;通过学习制作技艺,掌握多种制陶技法并进行创作构思,制作陶艺作品;通过观察与交流,对生活中的陶瓷制品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单元《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2课时。

《古城古镇考察》、《民蜀文化展》。

通过中国古城古镇考察,了解我国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了解民俗是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通过民俗文化展的活动,来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3课时。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认识与欣赏,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之美。了解民间美术的相关基础知识与不同的分类方法,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体验并探索民间美术的独特表现方法,激发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评价方案 

这里描述这门课程的最后成绩是如何构成的,怎么评的,评量工具可附在后面。评价内容要涵盖上述所有学习目标,要对这些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做出判断。 

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课堂学习过程表现+单元作业表现+课外艺术学习等,综合评价。

2、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根据学习目标,对自我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个人评价。   

学生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同学在活动、实验等方面的表现,赋予评价。

教师评价:

日常成绩:包括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等给出的成绩。

发展成绩: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等。

 

附:(最后成绩评定方案中用到的评量工具)

评价结果处理

总分为110分,权重如下:基础指标占40﹪,学业指标占40﹪,发展指标占20﹪。

110—85、84—75、74—60、60以下,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