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学生习作畏难的重要原因。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就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近期,太平路小学围绕“精准目标
生动课堂”研究主题,在系统梳理记事习作各年段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快乐参与的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各年级聚焦不同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写法指导。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习作的专项学科竞赛。围绕着海洋科技节活动,三年级以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实验为主,用表示顺序的词把体验内容写清楚,语句表达通顺,注意使用确定的标点;四年级围绕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描写中关注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试着用上象声词,表达真情实感;五年级引导学生运用点面结合方式,把人物动作写细致,突出中心,表达出自己的快乐和收获;六年级则要求具体描写一个最喜欢的活动,条理清晰,表达真情实感。
同选一个素材,但根据学段特点,写作要求不同,不仅遵循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而且结合平日学习中运用的读写训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训练和考查。竞赛中,孩子们没有习作畏难的表现,都是全神投入,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习作源于生活,快乐生活、快乐习作是老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