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下午,青岛市小学数学名师开放活动如期举行,市南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梁青、李艳老师及区三、五年级数学教师近二百人参与了活动。本次活动围绕青岛市小学数学重点研究方向——基于单元统整的数学文化教学,以课例的形式展现了市南区小学数学立足课堂教学,以“悦动课堂”研究为抓手所做的实践与探索。
活动中,青岛定陶路小学张越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张老师从“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之前所学的整数无法表示,需要一个比0大比1小的数,从而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学生经历创造符号,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探索意义,归纳运用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张老师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素材,不仅介绍了我国古代先贤用算筹表示分数的方法,还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摆出各种分数,鼓励学生进行分数发展史的开放性小课题研究,将数学文化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市南区实验小学石磊老师执教五年级《认识方程》一课,通过情境引入天平,随着称米粉过程的发展,利用平衡与不平衡这一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方程这一概念的建构,石老师抓住认知起点,采用了“天平—生活中的方程—线段图”三步走的方法,层层推进,使学生经历“从天平到脱离直观,由具象向半抽象迈进,再进一步数学化”的过程,实现了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教学中,石老师打通教材线索,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既考虑了学生代数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也充分运用了学生已具备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与应用,推动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让课堂更加“悦动”。
两节课后进行了磨课团队的交流展示。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员李艳老师和定陶路小学于海刚、白俊霞老师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了交流,重点分析了通过渗透符号化、数形结合、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知识本质,以及借助直观操作、数学文化等途径理解掌握概念的教学策略。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员梁青老师和市南区实验小学刘丛和杨璐璐老师结合《方程的初步认识》一课,主要围绕运用“四维联动”教学法进行磨课的过程进行了交流,重点分析了如何采用冲突质疑的方式,快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迁移;如何通过“做”与“思”结合,引导学生与他人思维的过程、结果、方式进行比较,实现意义建构;如何将数学文化引入课堂等悦动课堂的教学策略。
“悦动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智慧飞扬。数学文化传承文明、承载历史,让思维更厚重,使数学更有趣、更生活化,使文化更“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