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40831749
在线人数: 17829

我区成功承办青岛市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专题研讨活动

发表时间:2020-10-30阅读次数:3264


10月27日上午,青岛市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专题研讨活动在青岛市实验小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顺利举行。青岛市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孙公刚老师、部分区市教研员和核心团队成员参加了现场活动,另外还有全市近1000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线上观摩和研讨。

本次活动由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员刘琨老师主持。活动首先呈现了三节精彩课例,分别是由青岛市实验小学潘怡涛老师、市南区实验小学姜春霄老师和西海岸新区黄岛小学孙鲁江老师执教。其中,市南区潘怡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珍稀动植物》一课,从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接着,指导学生从学习资源包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别进行小组自主学习研究,并制作珍稀动植物名片。在汇报环节,学生们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并且自然生发主动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情愫。潘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珍稀动植物变得稀少甚至灭绝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触动学生心灵,润物无声,有效地落实了德育目标。市南区实验小学姜春霄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物的花》一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通过解剖花的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研究中深刻理解了花的结构和分类,同时注重学生科学严谨、准确规范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课后,在三位上课老师的自评之后,青岛市小学科学专家组成员栾彩霞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呈现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了好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她指出,科学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有效的科学思维,还要让学生形成有效的科学轨迹记录,从而促进科学思想的提升。

市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孙公刚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围绕科学课堂教学做了几点说明:他强调,课堂教学设计要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研究和实施,分析所执教课题属于新课标中所属的哪一个大概念,并且细化分解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执教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借助教学活动有效落实。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猜测、动手操作去探究。他还强调,科学课上的语言描述和动手操作,都要严谨规范。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市南区在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实施、科学实验探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区域后期提升科学教育常态有效实施效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