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市南教育研究网,本站访问人次: 30878927
当前在线 4638

以评价促发展

发表时间:2017-05-05阅读次数:9464

一、建构创造课程评价体系,转变教师评价的观念。

在创造教育课程探索中,我园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从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造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我园以评价促发展为指导思想,重在评价课程实施中创造性目标的落实,强调评价标准与方法的多元化,以评价促每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园课程得以完善和发展。

创造性评价标准的制定——我园的评价标准以创造性发展目标为抓手,各项评价标准的制定依据本园创造性培养的三个方面而制定,即创造思维品质、创造行为能力、创造人格素养,三方面的评价标准分别为:创造思维品质(思维灵活、发散变通、求异独特、判断批判)创造行为能力(一物多用、以物代物、打碎重组、迁移再造、解决问题)创造人格素养(好奇好问、动手动脑、乐观友爱、交往合作、专注坚持、用于挑战、敢于质疑 乐于想象)。在评价体系中,创造性发展目标即相对独立存在又渗透落实在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形成了创造教育课程的评价目标与标准。

创造性评价方法的研发——结合创造性目标体系下的评价标准,我园改变了以往常规的提问式评价和知识性评价,不断地开拓评价的形式与方法,研发了有创造教育特色的评价形式。在探究游戏式评价中评估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巧取物、让热水变凉、拯救小动物、看谁撕的长等,在“巧移乒乓球”的游戏中,我们创设了巧移乒乓球的游戏情境,让参加评价的幼儿根据提供的多种材料,把乒乓球想办法移到另一个盘子里,看谁的办法又多又快,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幼儿自然表现,教师能够真实掌握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同层次幼儿科学探索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发现我们在课程中科学探索方面的问题。在创意变形式评价中评估幼儿一物多用、迁移再造的能力,如:生活用品大变身、超级变变变、音乐创演、创意装扮等,在音乐创演的评价中,提供多种可供装扮使用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经过讨论合作,装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进行表演,在此过程中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自主协商合作、快乐联想再造、大方自信表演的能力。在头脑风暴式评价中评估幼儿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如:圆形联想画、色彩变变变、封面的联想等,在联想评价中,幼儿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一条绳,他可以当成一条大河、一条小溪;一根竹竿,它可以用来当枪射击、当马练骑;几个纸盒,可以摆成高山、房子、火车等。独特的评价形式有效评价出创造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及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教育特色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转变了教师实施创造课程和评价的观念和认识。

二、开展观察评价的专项研究,提高教师观察评价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科学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有效的评价。为了提高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分析、适切性评价的能力,我园开展了教育微观叙事、微视频解析、教育活动观课评析、活动区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引领教师在评价中关注常态教学中细小实的每个具体案例,学习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的方法,探究适切性的评价,提高了教师观察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

教育微观叙事研讨——我们本着“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原则,引导教师关注一日活动中个别幼儿的微小事件,在“观察——反思——感悟——提高”过程中,教师运用个案跟踪、讲述教育故事的形式,抓住一日活动中微小的事件,对个别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后的分析评价。通过研讨,我们总结梳理出个别教育的有效指导策略,如:对多动型幼儿总结了角色暗示、精力转移、迁移体验等;对不善交往型幼儿,总结了温馨疗法、同伴鼓励、游戏体验、多元智能激励等指导策略,通过研讨,提高了教师观察细节、深入分析、适切评价的能力。

微视频研讨——在对幼儿进行活动性观察评析时,我们采用微视频研讨的形式,教师抓拍幼儿活动的片段,如:区域活动录像,就视频中幼儿的行为表现,从学习品质、情绪情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微视频研讨中,学习观察幼儿的方法,也明晰了观察后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提高了教师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

教育活动观课评析——为了引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观察与评价,我们开展了“观课议课”的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前预设问题对幼儿的前测和访谈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再根据活动目标设计观察量表,在活动中,观课教师作为观察者运用量表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价,观摩后对比观察量表就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的学习品质进行叙事性评析,通过不同的方法,观察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观察评价幼儿的能力。

三、探索课程评价新途径,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1、实施主题评价三步法,发挥主题评价的实效性。

评价是推动课程发展的有力杠杆,对课程主题实施的评价,是对课程全面检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潜能,提高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的的过程。在主题评价中,我园探索了主题实施前的集备前测---主题实施中的交流评析---主体实施后的反思汇报的三步评价法,增强教师主题反思的能力,提高主题反思的实效性。

主题前集备与前测——在主题实施前,我开展集体备课对主题实践的预想与审议,并结合主题目标预设问题对幼儿进行前测和已有经验的调查,教师在集备中综合分析前测的结果及时调整课程目标及内容,增强了教师诊断审议课程的能力。

主题实施中的交流评析——我园每个主题的实施都有具体的负责人,组织交流观摩评析主题活动。在观摩中就主题实施中的环境创设、与主题相结合的教玩具制作、教育活动的组织、活动区活动、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交流评析。主题的交流评析,推动了教师研究课程反思教学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题实施后的反思——每个主题结束后,一是通过“创造教育课程实施评价表”,从课程目标中精选主题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此表分为教师操作和家长操作两种表格;二是教师结合主题实施评价表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自我反思,就主题的目标网络的确立、主题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进行主题实施后的调整改进反思;三是全园就主题的实施进行深层次的总结、感悟反思,通过主题实施创新交流的形式,引领教师反思本主题实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这种主题评价的管理,不仅促使课程的扎实开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的能力。

以主题“信的旅行”为例:在“信的旅行”的主题活动前,教师通过谈话交流、亲子问卷的形式对主题的实施进行了前测,了解到幼儿对信的已有经验比较匮乏,于是在集备中对主题活动进行了完善和调整,梳理出主题活动的脉络:信是什么、我为周围的人写信、信的旅行、寄信、读信。在主题活动中,本主题负责教师以预约观摩的形式,具体就每个活动的组织成效与实施教师进行评析交流,教师以教学反思的形式进行自评。主题实施后,为了评价主题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采用了家园寄信的形式进行评价。请每位幼儿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并做好信封贴上邮票,亲自到邮局寄信,请收到信的家长以“回信”的形式进行反馈,这一评价的形式不仅落实了主题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且也令家长备受感动,有的家长感动之余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动:今早北风呼啸,正在大睡懒觉,忽听童声喧嚷,手执一信大叫,拿来仔细一看,不禁热泪下掉,小小一封书信,图文字画并茂,感谢老师教诲,点滴成长看到,作为孩子家长,无比欣慰自豪。这种主题评价的形式很有实效,成为教师在主题实施后总结反思的依据。

以“文明小使者”的主题为例:在主题实施前进行亲子调查,发现幼儿在文明行为的认知和践行都普遍存在着问题,结合前期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在集备中教师设计了“我做文明小乘客”、“班级文明行为我来定”、“参观大学图书馆——学做文明小读者”、“走进超市自主购物——学做文明小顾客”等活动,给幼儿提供实践文明行为的机会。在主题实施后,教师运用生活情境评价法,为幼儿提供实践文明进餐行为的机会,创设了美味自助餐的生活情境,观察评价幼儿文明就餐礼仪的养成情况,在进餐时,孩子们自觉排队,没有拥挤和喧哗、取餐适量、行为文明,在旁边观察参与评价的家长也由担心变为安心,向孩子们投向赞赏的目光,通过主题前后评价的对比,验证了本主题目标的有效落实。

2、探索展示性的幼儿发展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效。

对幼儿的发展评价就是对课程的评价,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主题目标及创造性发展目标,对幼儿进行整体发展评价和个案观察评价,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制订下一步的课程实施计划提供依据。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世界。在创造教育的评价中,我们本着尊重幼儿兴趣、挖掘幼儿潜能、张扬幼儿个性、发挥幼儿优势的原则,为每一位幼儿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展示出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充分挖掘出每位幼儿的潜能。文学创演大舞台、小喇叭故事广播、创造小电台、美术创意作品展……依据我园的创造目标,在展示中,我们重在评价幼儿大方自信的表现和创造力的体现。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位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评价的过程也成为展示幼儿风采,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

如:文学创演大舞台——结合我园文学课题特色,我园每月开展“文学创演大舞台” 活动,展示出各班幼儿的发展现状。各班幼儿人人参与,全班共同合作表演一个儿童剧,在展示中,各班教师就幼儿大方自信、自主表演、合作分享、创造性的表现等创造性个性品质进行整体的评价。

美术创意作品展——结合我园创意美术特色,我园还会通过美术创意展的形式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进行整体的评价。如:自然物创意变形作品、铁丝变形、水果变形、数字字母变形、生活用品组合变形等,在作品展示分析评价中,不仅展示出幼儿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还评价了幼儿自主创造、自由表达、坚持不懈完成任务的个性品质。

幼儿园在展示中进行评价的方法开拓了教师组织幼儿评价的形式,教师在评价中,丰富了很多让幼儿展示自我的形式,如:表征交流活动、信息发布会、艺术活动展示等,教师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为创造性地表达奠定了基础,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效。

3、家园共同参与评价,促进评价的全面性。

《纲要》中指出“评价是教师、幼儿、家长及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就充分的调动幼儿、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使评价真正的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使评价的结果更具实效性。我们从便于家长测评的角度设计了“创造教育课程实施家长评价表”,主题前我们会向家长介绍本主题的目标,主题后以“主题评价表”请家长评价幼儿目标完成情况,我们还通过“家园联系表”“家园之窗”“家长沙龙”等多种方式,随时交流幼儿近期的发展情况,共同评价幼儿的表现,从多角度了解每位幼儿主题下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使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和全面。

如:在小班“我会自己做”的主题活动中,教师结合科学家研究提出的“同一习惯如果坚持21天会形成”的理论,以“二十一天习惯养成”的形式促使家园统一标准,共同对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养成进行评价。活动前,小班教师首先对幼儿独立进餐习惯进行前测,由此了解到许多小朋友虽然在幼儿园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但在家中还是妈妈姥姥喂,只吃爱吃的菜,孩子这样长期两面性的表现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教师在前测的基础上,向家长介绍培养目标,请家长配合共同用“二十一天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再以照片记录的方式对幼儿每天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每天家长把孩子在家中进餐的情况拍下来,发在班级微信群中,并注明是否自己进餐、进餐时间,通过这个活动原来每天喂孩子吃饭的家长了解到了其他孩子在家中独自进餐的情况,会调整自己的做法,小朋友们看到伙伴独立吃饭的也要求不用家长喂,有的小朋友吃完饭后还能自己收拾碗筷,这些好的行为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一个做,好多小朋友都跟着模仿,良好的进餐习惯就在这小小的微信群中每天进步着。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转变了家长的观念,家长学习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真正让家园共育促进课程的实施。

以上是我园在课程方面的几点做法,总之,我们本着“评价促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有效的利用评价结果,不断的完善园本课程,不断提高教师实施课程评价的能力。在评价方面,我们存在着很多困惑急待解决,我会潜心的研究,充分挖掘实施评价的多种途径,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效。